东西问 | 袁霓:印华文学如何推动文明互鉴?
中新社雅加达10月27日电 题:印华文学如何推动文明互鉴?
——专访印华作协主席袁霓
中新社记者 林永传
印尼华人文学(简称印华文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辉煌一时,在东南亚国家具有广泛影响。1998年,袁霓与几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创立了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简称“印华作协”)。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袁霓认为,华文文学的传承、创作,可以让更多印尼人了解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也可以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印尼文化和印尼文明,推动印尼与中国的文明交流和互鉴。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印华文学发端于何时?其经历如何?
袁霓:印华文学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1875年至1942年,被称为印尼华人“马来由文学”的开创与黄金时期,简称“侨生文学”阶段;1942年至1965年,称“华侨文学”阶段;1966年至今,称为“印尼华文文学”(简称“印华文学”)阶段。
由“侨生文学”到“华侨文学”,再转型至“印华文学”的历史过程,反映了各时期印华写作人更迭和语文变化的情况,这与印尼社会历史的演变关系密切。
谈及百余年的印华文学发展历史,不能忽略华人先辈在100多年前经历过的“马来由文学”时期,因为它曾在印尼华人社会中风行半个世纪。
“马来由文学”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印尼民族觉醒的前夜,其作家中人数最多、最活跃和最具成就的是华裔作家。印尼最早出现的马来语报刊不少是华裔创办的,如1860年创办的《马来号角》,开始连载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通俗马来语译文。
据统计,至1896年,印尼已拥有17种杂志,13种马来语和爪哇语报纸,在全国初步形成报刊发行网。彼时,印尼华裔开始涉足印刷出版业,有了自己的印刷厂和出版社。正是这些华裔创办的出版社,为华裔马来由文学提供了生存土壤,为华裔马来语作家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和渠道。
印尼华裔文学活动从翻译改写中国古典演义小说开始,如《三国演义》《薛仁贵征东》《水浒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游记》《花木兰》等,以通俗“马来由文学”或布袋戏的形式流传了50多年,成为那个时期印尼华人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据法国学者苏尔梦的不完全统计,那一时期印尼发表的翻译改写作品和华裔原创作品达3000多种,译者和作者超800人,华裔原创的长短篇小说近1500部。从这些数字可以一窥那时“马来由文学”的繁荣。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印尼华人族群意识兴起,华人团体、华文学校、华文报刊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最有影响的是1921年雅加达的《新报》。
这一时期,中国一批知名文化界人士如巴人、郑楚耘、张国基、王纪元、杨骚等人到过印尼,在文化界播下了种子,先后影响了大批印华年轻作家和编辑人才,推动了印尼华人文学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从1942年至1965年“华侨文学”的繁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印尼华文文学作品,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华侨华人的历史和现状,描述了印尼华人和各族群的团结和友谊,是印尼华人文学史上的创作高峰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印尼当局严禁使用华文华语,印华文学受到严重冲击。当时,只准许出版一份半官方的华文《印度尼西亚日报》来传达政府的条例、法令、政策。所幸这份报纸的华人编辑为吸引读者,增设了几版副刊,一些年轻人坚持用中文写作和投稿,“印华文学”犹如石缝中的小草顽强地存活着。
中新社记者:1998年,华文在印尼刚刚解禁,您就和志同道合者创立了印华作协。当时您的初心是什么?
袁霓: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一群失学的年轻华文写作者开始向《印度尼西亚日报》副刊园地投稿,因而相识、相聚。1996年,我们联系了一些同时代的华文作者和一些老作者,以中秋联欢的名义办了一次文学座谈会。出乎意料的是,报名要参加的有200多人。当时举行了两场文学研讨,成为印华文学的一个转折点。之后,印华文学界人士每月都会进行一次规模不等的聚会,慢慢凝聚起情谊。
1998年5月印尼社会发生动荡后,我们认为应该用好手中的笔争取权益,团结好印尼友人特别是印尼文学界的朋友,通过文学增进互相了解。我们15个志同道合者一起创立了印尼华文写作者协会,就是印华作协。
中新社记者:30多年来,印华作协运作得如何?印华文学有哪些创作成果?
袁霓:30多年来,印华作协积极开展华文华语文化活动,出版新书、开办华文书展、举办研讨会;与各地文友交流、沟通、合作,扩大印华写作者阵容;参加国内外各项文学活动;积极鼓励和培育少年写作者,做好薪火传承的工作。
为提高印华文友们的写作水平,我们连续举办各种征文比赛、翻译比赛和研讨活动。除了积极推动和发扬华文文化,我们也非常重视与印尼非华裔作家的交流,推动印尼语和中文的双向翻译工作,把印华作品介绍给非华裔读者,促进非华裔印尼人对华人文学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印华作协曾与印尼文学社联合出版双语诗集《印度尼西亚的轰鸣》,成为印尼华裔与非华裔文学团体第一部联合出版的书籍,共收集50名华裔和50名非华裔诗人的诗作,每首诗都用印尼文和中文呈现。发布会现场聚集了300多名华裔和非华裔作家,引起很大轰动。
2004年,印华作协在万隆市承办两项国际会议,同时举办第五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及第九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代表与会,这是印尼华文文学界第一次举办世界性文学会议。2014年,印华作协承办了第十四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2018年,承办有18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作家参加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向世人展现了印尼华文写作者的实力和水平。
通过频繁交流,国外文学团体了解了印尼华文文学的发展,印华作协在世界华文文学界中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如今,印华作协在印尼拥有14个分会。作协会员的作品涉及华文文学的各领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佳作不断。
中新社记者:印华文学如何推动文明互鉴?印华作协在中印尼两国文明互鉴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袁霓:文学无国界。作为世界华人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印华文学在推动印尼与中国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印华作协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在创立印华作协时,我们将协会的宗旨确定为团结印华写作者,交流写作经验,提高写作水平,发展印华文学;透过文学与文化活动,提高印华族群与其他族群的人文关系;通过文学、文化活动增进印华文学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我认为印华作协在三个层面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华裔与非华裔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印尼与中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印华文学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
每一种文化、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作为印华作家,我们一方面传承着中华文化、呈现着中华文明;另一方面又深受印尼文化的熏陶,体验着印尼文明的魅力。文学让两种文化、两种文明交流互鉴、交相辉映,印华作协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完)
受访者简介:
袁霓,原名叶丽珍 ,祖籍中国广东梅县,生于印尼雅加达,第三代华裔。印华写作者协会(简称“印华作协”)主席、印尼华人作家。从小深受华文文学影响,醉心于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花梦》、微型小说集《失落的锁匙圈》、散文集《袁霓文集》、中印尼双语诗集《男人是一幅画》、诗合集《三人行》等。
国内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1日 22:02:23
- 2025年01月21日 21:31:11
- 2025年01月21日 19:30:37
- 2025年01月21日 18:22:07
- 2025年01月21日 16:30:18
- 2025年01月21日 16:21:57
- 2025年01月21日 13:29:26
- 2025年01月21日 11:24:48
- 2025年01月21日 10:55:18
- 2025年01月21日 1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