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斯之辨,彰显“求是”
是、斯之辨,彰显“求是”
继承严谨考据好学风 传承推敲文字好传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这句经典名言,近日引发网友热议。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回应,该出版社历套教材中,一直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斯人”。有网友翻出不同版本的教材甚至一些明清刻本,也均未发现“斯人”。然而众多网友坚定表示,记忆中就是“斯人”,由此引发一场“斯人与是人”之辨。
孟子的这篇文章脍炙人口,长期以来是教科书上的必背篇目,很多人中学时代都背诵过,怎么就出现记忆偏差了呢?事实上,早在2006年,《中国广播》中就有《“斯人也”,“是人也”?》之辨。造成偏差的原因,或是有作家学者在文章中使用,或是教辅资料间接引用,或是热门影视剧中有这样的台词,都给网友留下“斯人”的印象。专家表示,在古代,文献抄写过程中,“斯人”和“是人”有可能出现过改字的现象;在网络时代,“斯人”版本得到大范围传播,又给更多网友加深了“斯人”印象。据人教社编辑介绍,不管是“斯”还是“是”,在文中的意思一致,这也是容易混淆的原因之一。
既然“斯”与“是”的意思区别不大,为何还要较真呢?因为较真是为了求真。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古文学习经常是“锱铢必较”。上学时背诵默写一个字都不能错,这也是今天网友能够展开论辩的基础。对“斯”与“是”这个问题的较真,未尝不是中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延伸。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捍卫经典原貌的本能,是对“是”的探索,是对“真”的重视。有网友为了找出“斯人”,大量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甚至连汉语语料库都查了一遍。有疑惑就找证据,有问题就找答案,这种“较真”的意义,其实已经超越对“斯”、“是”二字的区分。历来诗人学者都注重推敲文字,汉语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用法、丰富的含义,一字之差常常谬以千里,对“斯”、“是”的辨析,是考据传统的继承,也是求是精神的传承。
在网络时代,求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传播中,以讹传讹的情况十分多见。比如最近某影视剧中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大为流行,但原句是“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有不少网友对多音异形的字望文生义,张口乱读、随手乱改、误用错用,伤害了字词原本的意蕴,亵渎了汉字文化。汉字有其严肃性,咬文嚼字既要凭考据说话,还要辨其含义。字斟句酌中不仅辨了字形,也能够让人重新审视古文之美。
“斯”、“是”之辨,恰是求“是”之辨。带着思考读文章,带着质疑看问题,论辩之中,自有真意。(北京晚报 张悦)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2日 13:38:29
- 2024年12月22日 12:19:32
- 2024年12月22日 10:11:46
- 2024年12月22日 09:21:13
- 2024年12月22日 09:17:16
- 2024年12月22日 09:16:44
- 2024年12月22日 09:08:28
- 2024年12月21日 18:24:20
- 2024年12月21日 14:15:48
- 2024年12月21日 12: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