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打仗像“小钢炮” 被誉为“现代赵子龙”(5)
195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通信兵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现场会上,陈锡联高度评价西军电的科研成果
邓小平说:“你陈锡联能打仗,是个将才”
1997年2月,邓小平逝世后,他的老部下、开国上将陈锡联撰文《追念敬爱的老首长》,寄托哀思,他写道:“小平同志是我敬爱的老首长。我有幸曾长期在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尤其是战争年代,他和刘伯承元帅带领我们浴血太行、逐鹿中原、跃进大别山、决战淮海、解放大西南的情景,总在眼前浮现。小平同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驾驭战争的雄才大略,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和关心爱护部属的长者风范,深深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永远难忘。”
对老部下陈锡联,邓小平生前一直非常欣赏。1989年11月20日,他在《对二野历史的回顾》谈话中,提起挺进大别山后的战斗,有这么一段话:“你们可能注意到,从战争一开始,每一次的具体作战,指挥的都是各纵队的头头,刘邓没有亲自到战场上指挥过一个战斗行动。羊山集战斗就是陈再道指挥的,好几个战斗是陈锡联指挥的,双堆集战斗有一面是王近山、杜义德指挥的,也有是陈赓、杨勇、苏振华指挥的。我们没有发现过下面有什么不对的,也没有纠正过任何纵队领导同志指挥的战斗。”一句“好几个战斗是陈锡联指挥的”,完全折射出陈锡联的战将风采。
辽县结缘,邓小平说:“你陈锡联能打仗,是个将才”
陈锡联第一次接触邓小平是在1938年1月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召开的一次有各级军政领导参加的会议上。那时,邓小平来接替张浩担任一二九师政委。会上,师长刘伯承做了介绍和讲话后,邓小平站起身来,和大家打招呼:“你们都很年轻,身体很好。”大家立即鼓掌,陈锡联等年轻干部大胆插话:“邓政委也很年轻啊!”邓小平微笑点头,接着讲了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建设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问题。邓小平的一席发言,用陈锡联的话说就是“话虽不多,却很有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新来的政委,陈锡联心中有谱:“从他的革命经历看来,邓政委是很能把握毛主席思想的。”
邓小平一到太行山,就对一二九师军政干部进行“摸底”,并很快从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和广大干部战士那里“认识”了陈锡联:
1915年1月,陈锡联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詹店乡彭家村,不到15岁就成为黄安县游击队员,正式投身革命,经历了红四方面军发展的全过程。由于敢拼善战、冲锋在前,他被指战员们誉为“一门小钢炮”,更被李先念称道为“打仗数第一”,长征末期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红四军第十师师长,是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爱将”。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北上抗日,陈锡联担任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团长。同年10月中旬,他率部深入敌后50余公里,进抵山西代县以南滹沱河南岸活动,利用日军骄狂心理,奇袭附近阳明堡机场,焚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百余人,创造了以步兵歼灭大量敌机的光辉战例,取得了一二九师出师抗日的首战胜利,使日军在晋北战场一度失去空中优势,大大缓解了忻口前线中国军队受到的空中威胁,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抗战热情,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有一天,邓小平代表党组织找陈锡联谈话,一开口就是一句:“你陈锡联能打仗,是个将才!”
“响堂铺之战”庆功,邓小平称赞:“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1938年3月,刘伯承、邓小平采取“攻点打援”之策,在山西境内取得神头岭大捷。战斗中,刘邓部署以七六九团为左翼队,其一部于16日拂晓前袭击日军的重要补给线——邯(郸)长(治)大道兵站的集结地黎城,主力则伏击涉县出援之敌;以陈赓部第三八六旅3个团为右翼队,在黎城、潞城之间的神头岭伏击潞城出援之敌。结果,吸引了潞城之敌越神头岭来援,1500余日军落入刘邓圈套,仅有100余人逃生,80多名日军被生俘,这就是著名的“神头岭之战”。神头岭,成了日军丧魂落魄的“伤心岭”。由于涉县方向出援的日军狡猾收缩,给兄弟部队创造了战机的七六九团战果不大。因此,陈锡联和部下有些“抱怨”:“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邓小平公开放话:“陈锡联这门‘钢炮’不会闲着,总有他开火的时候。下次让他吃肉,但啃骨头的劲头不能丢!”
仅仅半个月,邓小平就让陈锡联扮演歼敌主角了。
“神头岭之战”后,猖狂的日军一面积极攻夺晋东南城镇要地,一面沿邯(郸)长(治)大道长驱突进,很快进占临汾。一时间,从邯郸到长治及从长治到临汾的公路,成为侵华日军为进犯黄河各渡口部队提供后方支援的重要交通线,运输十分繁忙。根据所掌握的敌情,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决心:以主力于涉县西南的响堂铺,伏击敌往返的运输部队,断敌前方补给。具体部署是:以七六九团主力和第三八六旅的七七一团预伏于响堂铺公路以北后宽漳至杨家山东西长5公里的一线山地,以一部伏于公路以南的山脚下,阻止敌军抢占南面高山;以三八六旅的七七二团与七六九团一部,阻击由黎城和涉县可能来援之敌,并掩护伏击部队侧后的安全。战前,邓小平亲赴七六九团打气:“上次神头岭战斗,让你们袭击黎城,你们还对师里有意见,说‘光啃骨头,没有吃上肉’。这次可是块大肥肉,但肯定连着硬骨头;没有啃骨头的劲头,这肉很难吃下去哟!”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朝陈锡联看去,陈锡联马上立正敬礼,郑重表态:“请政委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1938年3月31日9时许,日军辎重部队汽车180辆及其掩护部队进入伏击圈,邓小平和副师长徐向前(刘伯承因事不在前线)命令七七一团放过前面100余辆汽车,让其进入陈锡联的七六九团主力伏击区。待其余汽车全部进入伏击区时,邓、徐下令发起猛烈攻击。激战2小时,八路军共歼日军少佐以下400余人,毁敌汽车180辆,缴获长短枪130余支、迫击炮4门,这就是著名的“响堂铺之战”。其中,七六九团干掉日军汽车100辆。庆功会上,邓小平称赞:“陈锡联有吃肥肉的胃口,更有啃骨头的劲头!”
陈锡联遇险玉女山,曾国华调侃:“你拿邓政委‘手谕’来指挥我,我不拼命救你,邓政委还不治我的罪啊”
“响堂铺之战”打痛了日军,他们决定对八路军进行“痛剿”。1938年4月,一二九师在辽县桐峪镇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刘邓部署反围攻作战方案,七六九团的任务是东进至日军合击线外的涉县以北地区,待机歼敌。会后,邓小平当面指示陈锡联:设法与正在山西和顺活动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曾国华支队联系,由你统一指挥曾国华支队、汪乃贵支队。
汪乃贵曾经是七六九团副团长,后率该团30多名骨干去敌后发展游击武装,发展壮大为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独立支队,简称汪乃贵支队。因此,指挥汪乃贵支队,陈锡联不在话下。但是,对于指挥一一五师的曾国华支队,他有一些顾虑。
邓小平似乎看出来了,他补充一句:“我给你写张条子。”
陈锡联喜出望外,劲头十足:“最好不过!最好不过!有了‘手谕’,抗命者斩!”
于是,陈锡联怀揣着邓小平写的条子,在和顺松烟镇附近找到了曾国华支队,向他出示了邓小平的条子,曾国华欣然表示接受指挥,随后两部合兵一处联合北上。在行进途中,部队在和顺白泉村玉女山与日军一个联队发生遭遇战,陈锡联率部上山利用山险奋勇作战。激战中,他的右下颚中弹,当场昏迷过去。“后来听曾国华同志讲,我被子弹打倒以后,脸上、身上都是鲜血,人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大家都以为我死了。当时日军正在往山上猛攻,部队渐渐顶不住,情况非常危险,一些同志转身就要往山下跑。曾国华急了,他大喝一声:‘都给我站住!谁跑我枪毙谁!陈团长不管是死是活,都要把他抬下去。就是他已经死了,也不能把尸体留给日本人。’曾国华指挥部队用机关枪封锁住进攻的日寇,把他们打了下去。大家七手八脚把我抬到了山下。”事后,陈锡联在向曾国华面谢救命之恩时,曾国华调侃:“你拿邓政委‘手谕’来指挥我,我不拼命救你,邓政委还不治我的罪啊!”陈锡联喃喃自语:“这么说,你救我是冲邓政委的面子!”
1938年6月,刘邓签发命令:七六九团和一二九师独立团、汪乃贵支队等部合编,成立新的第三八五旅(简称新三八五旅,以区别于留守延安的第三八五旅),陈锡联担任旅长,谢富治担任政委,全旅共约8000余人,成为一二九师的一支劲旅。次年1月,在山西宁晋大杨庄,归新三八五旅统一指挥的冀豫支队歼灭出来“扫荡”的日军3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这是一二九师挺进华北平原后第一次缴获日军山炮,此事引起很大反响。刘邓“特致电嘉奖”,邓小平还在大会小会上讲:究竟是日军的山炮厉害?还是陈锡联这门“小钢炮”厉害?我看还是“小钢炮”厉害!是他缴获了日军山炮嘛!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山西王”阎锡山在华北掀起反共高潮,邓小平恼火了:让“小钢炮”轰它两下!陈锡联率新三八五旅奋起反击,歼灭顽军6400余人。据说,阎锡山曾说过:“陈锡联不好惹,我这块‘老锡’还是不硬碰他那块‘陈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