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廉价的盗版光盘、存在安全隐患的“名牌电插座”、版本各异的“畅销书籍”……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发布了2012年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据了解,高检院日前公布的侵犯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是侦监厅从各省级检察院报送的2012年度有生效判决的近百个典型案件中筛选出来的。这些案例都具有较强的法律适用的典型意义及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不仅展示了检察机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成绩和力度,同时也为各级检察院在办理相关案件时提供了参考借鉴。
以商亚君侵犯著作权、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为例。此案是近十年来我国首次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被告人进行数罪并罚的案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司法机关对盗版软件行为作出的刑期最长的判决。办理该案时,检察机关没有拘泥于公安机关认定的事实,而是认真核查证据,积极走访被害单位,不仅改变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罪名,还追加认定了商亚君犯有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作为该案知识产权保护的受益者,微软(中国)法律顾问云轩表示“检察官的努力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运转信心十足”。
据了解,检察机关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以侵犯商标权犯罪最为突出,约占全部案件的八成。从查获的假冒商标的商品看,基本上为国内外知名商标商品,尤其是利润高、社会需求大、销路好的品牌商品被侵权的情况尤为突出。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7件均涉及商标标识,如方德贵假冒注册商标案,张志远等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等。
侦查监督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始终保持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严打态势,办理了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其中不乏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既有利于促进司法公开,又有助于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高检院将会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多样的方式继续推进下去。
典型案例之一
商亚君侵犯著作权、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
案件事实:2011年7月27日,商亚君在北京市海淀区出售非法复制的微软公司计算机软件时被抓获。公安机关在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大河庄苑4号楼531室的经营地起获标注了假冒“微软”注册商标的计算机软件4000余张。经鉴定,上述软件均属非法复制的侵权产品;在商亚君牌号为京PJU601的车内起获微软公司注册商标标识36万枚。经鉴定,上述商标标识均系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诉讼过程:2011年10月3日,公安机关以商亚君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同年12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以商亚君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依法向海淀区法院提起公诉。2012年3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以商亚君犯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零六个月,罚金人民币8万元。商亚君不服,提起上诉。5月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评析意见:检察机关没有拘泥于公安机关认定的事实,而是认真核查证据,积极走访被害单位,不仅改变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罪名,还追加认定了商亚君犯有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本案体现了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能力和水平正不断提升,表明了我国政府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态度,向世人昭示了我国不仅保护本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也同等保护其他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本案经媒体报道后,在法律界和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