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关注海南台风灾害:民间救援组织如何握成拳头?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7月30日 13:12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7月20日,在文昌市翁田镇,志愿救援队为受灾居民安装临时救助帐篷。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七月二十日,在文昌市翁田镇明月小学临时安置点,志愿救援队给受伤感染的孩子进行治疗。本报记者 张杰 摄

  7月18日,41年来最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在美丽的南国宝岛上撕开了一道巨大伤口。

  台风到来时,各级政府部门、军队、武警、专业消防队等主流救援力量迅速奔赴灾区。与此同时,源自民间的一股巨大力量也猛然爆发,除了捐钱、捐物,还有数以千计的普通民众和民间组织自发涌向救灾第一线。他们推动着灾区的重建,对政府的救助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然而,很多民间救援组织,由于缺少统一有序的部署,造成救援信息不对称,浪费了大量救援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救援组织缺乏专业技能和设备,而且存在运力、人力不足等困难,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这些局限,救援组织自身如何克服困难?从政府层面来看,应积极引导规范,把这一只只来自民间的“爱心之手”握成一个个坚实的拳头,让其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爱心大规模集结

  每个受灾严重的地方,都有成百上千的志愿者。他们每天连续工作16小时,宁可饿肚子,都舍不得动一下满车的救灾物资

  “带上你的爱心,开上你的爱车,加满你的车油,充满你的手机电源,一起去灾区吧!”网友“郑小妞”是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作为一名教师,她有着满满的爱心,这句民间义务“危急”救援队的口号,就出自她的手笔。

  就是这样一位娇小的女孩,曾经多次深入文昌受灾最严重的昌洒、翁田等乡镇,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灾民发放了大量的救灾物资。

  7月19日以后,在从全国各地前往海口的飞机、火车、轮船、汽车上,从省内各地到海口、文昌的公路上,数不清的志愿者都像“郑小妞”一样,络绎于途。他们从繁华的城市出发,从安逸平静的生活中出来,奔向满目疮痍的台风灾区。这是我省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志愿者集结。

  40多岁的乐荣宝,是一支由全国各地志愿者组成的蓝豹救援队的队员。为参与救灾,他将商行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则开着自家货车运送物资来海南。但随后他老家也遭水灾,商行的仓库需要转移,家人打电话催他回家他却执意不肯。因为他走了,蓝豹救援队就没有司机了。

  海口的三江镇、演丰镇,文昌的翁田镇、昌洒镇、锦山镇、铺前镇……在每一个台风侵害严重的地方,都有成百上千的志愿者活跃着。他们搬运物资、护理伤残、消毒防疫、维持秩序、走访灾民,在烈日酷晒下,在道路泥泞的困境下,依然用尽各种办法,加入奉献爱心的行列。

  23日,台风已经过去5天,记者在海文高速上依然看到,一辆辆爱心车载着食品、衣被、凉席、帐篷等物资,源源不绝地开往文昌灾区。

  对于这些志愿者们来说,他们虽然没有任何名分,但却乐此不疲。他们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吃着自己带的干粮,喝着自己买来的矿泉水,有时宁可饿肚子,都舍不得动一下满车的救灾物资。

  助政府一臂之力

  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相互弥补,创造了比较高效的救灾效率。而志愿者更加灵活、细致的救援方式,则有效弥补了政府无暇顾及的救灾盲点

  “早上8:00北京仁爱救援队还需要10名志愿者帮助装大米。感谢大家拯救你我的家园!”今天凌晨1:03,网友“蓝色冰点”在“民间义务‘危急’救援队”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样一则消息,并留下了地址和电话。很快,他的消息得到了响应,救灾大米被志愿者装上车,及时送到灾区。

  在这次“威马逊”台风救援中,志愿者队伍的迅速壮大,与微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7月18日,网友“石头”创建“民间义务危急救援队”群,短短三四天时间,他和他的伙伴已创建5个救援队微信群,几个群聚集的志愿者达到了300多人,基本上都是积极参与台风各种救援的志愿者活跃分子。

  利用微信,海南省阳光义工社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了三支民间救援队,奔赴台风登陆地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文昌进行救援。利用微信,海口海甸二东路环惠大厦一家公司发布免费提供食物、水、电和无线网络的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不断的转发,有数十人享受到了志愿服务。

  微信群成为了他们第一时间收集、发布信息,组织活动,招募志愿者的主要平台。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在这个群里汇集,包括海口、文昌灾区的需求,一线调查者的灾区实情,各地网友捐助的物资信息,热心人提供的运输信息等。

  这是此次救灾行动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传统的电话报警、广播求助之外,微信已成为海南救灾行动的重要组成力量。

  海南省医疗救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范廉君认为,微信作为现在大家使用频率较高的通讯工具,活跃人数多,传播效果会相对比较好,因此现在的救援行动都首选微信作为消息的发布渠道。

  利用微信这种新型通讯工具进行求助和实施救援,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救援效率。这些利用微信集结起来的力量,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在救灾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编辑:高辰】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