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结硕果 乡村振兴谱新篇 ——外交部定点帮扶云南两县30年工作纪实

分享到:

脱贫攻坚结硕果 乡村振兴谱新篇 ——外交部定点帮扶云南两县30年工作纪实

2022年08月31日 06:20 来源:外交帮扶网站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彩云之南,云彩飞扬,魅力边疆,心之向往。但30年前,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金平、麻栗坡两县,山路蜿蜒泥泞,茅草校舍漏雨,卫生设施短缺。30年后的今天,两县高速公路穿山越岭,山村民居修葺一新,改建校舍宽敞明亮,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各族群众圆夙愿、笑开颜,正齐心协力奋进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两县脱贫摘帽的成功实践是我国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云南省州县等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成果,也是两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硕果。在这一进程中,外交部30年来倾情帮扶,也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1992年,外交部开始定点帮扶金平、麻栗坡两县,从首都北京到西南边陲,跨越近3000公里的情谊自这一刻起隽永绵延。外交部坚持在“外”字和“实”字上下功夫,“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统筹协调国内外力量筹集资金,科学谋划实施帮扶政策措施,从温饱、教育、卫生、产业、整村推进、人才培训等领域全面推进帮扶工作,为两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30年来外交帮扶秉持的理念和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外交战线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情牵千里践行使命,真帮实扶彰显担当

  30年来,外交部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外交帮扶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部党委深刻认识开展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将定点帮扶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抓在手上。国务院主管领导和外交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推动,多次深入两县实地调研,足迹遍及两县的山山水水。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赴两县考察调研时强调,外交部不仅是两县人民的亲人,更是扶贫战线的战友,在脱贫攻坚奔小康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外交部将与两县人民始终战斗在一起。

  外交部党委书记齐玉来到两县考察调研时指出,在脱贫摘帽之际,外交部要着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长远发展,特别要在教育、产业方面做好帮扶工作。

  外交部党委委员们都十分关心和支持帮扶工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仅捐资捐助、参与助学,而且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与云南省州县领导交流沟通,找准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和支撑点。

  30年间,外交部选派38名优秀干部赴两县挂职,还选派4位驻村第一书记和58名志愿支教辅导员。从“国际舞台”的外交官到“上山下乡”的县官村官,他们用一串串足迹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全过程,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外交部党委指示要求变成一件件摸得着、看得见的惠民实事。他们根植泥土、心系帮扶,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在基层摸爬滚打中坚定了理想信念,锤炼了党性作风,为两县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定点帮扶成为外交干部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增强国情意识和人民立场的大课堂。

  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30年前,两县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规模小,销售渠道窄,带动能力薄弱。外交部在两县投入了3456.28万元,推动设立了外交部产业扶贫基金和香港仁善产业扶贫基金,因地制宜采取“基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持两县农业专业合作社23个,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和自主“造血”功能。

  在麻栗坡县,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12个,带动1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咖啡、古树茶等产业,解决群众增收难题;建成2000亩者阴山茶场,推动麻栗坡春茶“一县一品”重点产业发展;实施小额信贷项目,扶持农户1万多户。

  在金平县,通过两项产业扶贫基金,发展百香果、香蕉、红米、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业;发放手工产品开发、刺绣、银饰等产业扶持无息贷款,改善了7984人生产生活条件;引进新西兰牛羊、奇异果、黑木耳等养殖种植项目,借助丹麦绫致基金成立“彩虹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培训当地绣娘等。

  外交部还积极联系知名电商平台与两县合作开展产品推介和直播带货,与农行联合举办“老山春茶节”在线销售活动,牵线两县参与义乌市百县万品电商平台开展东西协作,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同时,外交部还积极挖掘内部潜力,通过职工节日慰问品选购、食堂和小卖部采购等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并推动精选两县农特产品纳入国礼和驻外使领馆采购名录,直接将两县农特产品推介到国际舞台。

  30年来,外交部累计向两县投入帮扶资金4.85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888个,40多万各族群众直接受益。其中,外交部产业扶贫基金和香港仁善产业扶贫基金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400多户脱贫;实施小额信贷扶贫,3.9万户农户受益;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帮助两县发展茶叶种植等乡村特色产业;建设“一县一品”示范基地,走出一条外交帮扶助力两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

  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倾力推进智志双扶

  30年前,金平县第一小学还是竹子校舍,夏季漏雨、冬季漏风。2015年4月,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应习近平主席邀请访华,其间宣布捐赠490余万元用于金平一小改扩建项目,新教学楼于2016年6月竣工。崭新校舍拔地而起,校长不必再担心孩子们的安危,经过乡村教师培训的老师们可以完成双语教学,拥有上万本藏书的图书馆吸引孩子们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外交助学项目更是助力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梦想起航,为他们打开一扇瞭望广阔世界的窗。

  金平一小现已更名为“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这是中国和赤几及广大非洲国家兄弟般情谊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谋求共同发展、在国际减贫领域开展的一次有益合作,也是外交帮扶在教育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30年来,外交部累计向两县投入教育领域帮扶资金2.14亿元,实施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浴室、运动场地、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81个,投入各类助奖学金惠及3.7万人。扶贫先扶智,外交帮扶在教育领域投入的资金和项目,有效改善了当地学校办学条件,帮助贫困学生实现接受教育的梦想,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培养了更多建设家乡的人才,成为落实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的重要成果。

  山村巨变徐徐铺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30年前,两县村寨基础设施落后,民居土屋和茅草棚破旧不堪。如今的两县边境小康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金平县勐桥乡桥头新寨村村民们高兴地说,“变化太大了!以前村里的土房全变成了钢筋水泥的小楼。泥巴路全变成了水泥卫生路,还安装了路灯,建起了操场、活动室、卫生室、厕所。”让桥头新寨发生变化的是金平县外交扶贫整村推进项目。该项目于2011年投入158万元资金建设,2013年建成使用。

  走近桥头新寨村,干净、整洁、自然是第一印象。经过统筹规划,63户村民在各家原来宅基地上建起新房。建设之初,村民普遍担心住房统一设计不适合自家需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最终形成的统一方案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搞整齐划一,不搞人工雕琢,保留了让人记得乡愁的布局,让村民得到最大实惠。

  告别茅草棚,越岭跨沟去,风顺脚步轻。现在走在桥头新寨村里,公共道路、活动室、操场和厕所干净整洁,各家各户房屋宽敞明亮,家禽家畜不再放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干事创业奔小康更有干劲,边境线上瑶家村寨的幸福生活体现在张张笑脸中。

  30年来,外交帮扶在整村推进领域投入资金累计4532.1万元,实施项目54个,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治理,推进中国式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外交帮扶惠及民生、造福百姓,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现代化,始终是外交帮扶坚持的核心理念和目标追求。

  国际合作走深走实,携手共绘大爱画卷

  30年前,人背马驮、靠天吃水曾是两县贫困群众日常用水的真实写照。麻栗坡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透严重。村民们饱尝缺水之苦,每天都步行数公里担水,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2013年外交部举办“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多渠道筹集国内外资金,推动实施麻栗镇下凉水井片区人畜饮水项目,1600多人生活发生改变。如今村民们高兴地说,“这样清甜的山泉水是外交部帮助修建的饮水管道引来的,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在自家门口喝上。”

  2021年4月,28国驻华使节代表团来到麻栗坡参访。看到原本严重缺水的山区人民喝上干净的饮用水、种出美味的瓜果蔬菜,驻华大使们纷纷赞叹不已,表示中国的成功示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云南离开时会带走在这里学到的经验,相信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能在自己的国家实现。

  30年前,金平县第一中学没有运动操场,4000多名师生无法开展体育锻炼。2019年“大爱无国界——用爱助力奔跑”国际义卖活动将所筹300万元善款建设了阳光运动场,包括塑胶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场等设施。当地留守儿童们终于可以在运动场上愉快地唱歌跳舞,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成长了。

  2021年6月,“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召集人、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夫人钱韦女士率21国女性驻华使节代表团来到金平参访。使节们惊叹于在中国最偏远的边境山区竟有如此设施先进的塑胶操场,亲眼见证了“大爱无国界”捐建项目改善了当地农村学生的教育条件,纷纷称赞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借鉴。

  30年来,外交部动员驻华机构共同参与中国的扶贫事业,创办了以帮扶为主题的“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义卖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提升、合作伙伴不断增多,累计筹集善款4700万元,成为汇聚国际力量助力中国脱贫攻坚和公益事业的重要品牌。中外各界爱心的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滋润着边远山区,改变着乡村面貌和群众民生。

  履职尽责广泛参与,同心凝聚帮扶合力

  30年前,外交部与两县素昧平生。30年来,外交部与两县心手相连,成为并肩战斗的亲人和战友。外交部部内部属单位和驻外机构以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慈善义卖、捐款助学、干部培训、志愿支教、一对一帮扶等实施组团帮扶,发挥全系统一盘棋优势,积极参与外交帮扶工作。

  有的领导同志和家人拿出数十万元,为两县优秀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有的司局级领导干部平时省吃俭用,积年累月,捐款助学多达100多万元;有的青年干部自愿报名赴山区小学支教,并主动申请延期。

  驻外使领馆积极做当地政府、企业、慈善基金会及华侨华人社团工作,筹集资金,力荐好项目。多年来,外交帮扶所筹集的一半以上项目资金都来自国外捐资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结合两县防疫需要,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积极通过紧急下拨资金、联系捐赠检测试剂盒、协助采购和捐助医疗物资等,支援两县疫情防控工作。

  在30年外交帮扶实践中,形成了外交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规划,外交部帮扶办协调落实,各司局和驻外使领馆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挂职干部和县外援办监督执行的一套严谨高效工作机制。一代代外交人始终将帮扶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实际行动为两县传递关爱、温暖和力量。

  30年来,外交部定点帮扶工作多次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肯定。2018年10月,外交部扶贫办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外交部帮扶办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三十载砥砺前行、三十载春华秋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指出:“全面小康是百年目标,脱贫攻坚是千年梦想,也是外交战线全体同志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将一如既往履行好帮扶责任,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回望来路,展望未来,外交部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同两县人民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为推动两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外交部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编辑:吴涛】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