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2012年上半年,一组“杜甫很忙”的搞笑图片迅速走红。今年的文化圈也像这位诗圣般,度过了“很忙”的一年。其中,不乏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方舟子“打假”韩寒、故宫被盗等一系列或吸引眼球、或引人深思的大事件——争议颇多,热闹也颇多。

2012年,作为文化遗迹的运河也“很忙”。准确地说,应该是以大运河为代表的申遗热潮,导致各地政府“很忙”。


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最新世遗预备名单中,北京中轴线、大运河等都名列其中。历史上,蜿蜒曲折的大运河曾造福两岸人民,其承载的文化意义自然不容否定。但最终是否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还有待世遗大会的检验。


在“打包申遗”成为潮流的当下,我们或许可以从大运河的境遇里看到一种普遍现象:各地热情高涨,大力筹备,志在必得。可是有消息称,按照目前的审核程序,中国等待申报的遗产项目多达上百个,排队也要排一百年。就算排到了,也未必能通过。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项目都能在申遗后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须知世界文化遗产并非终身制,过度开发保护不善,都有可能被摘牌。事实上,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常常传来令人担忧的消息。佛教名山上市,即是其中一例。


此外,“缺乏统一标准”也成了问题。比如引起争议的“十大名楼联合申遗”便是一例。无论申遗能否成功,十大名楼的这一举动已经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多半为现代新修的名楼能否称得上文化遗产?联合申遗的真正目的何在?是为保护,还是带有商业目的作秀?虽说相关部门表示申遗工作将“暂缓”。但鉴于是“暂缓”,那么自然意味着还有可能重启。

关于文化遗迹“申遗”,或许同样的质疑仍会层出不穷——现代新修的楼难道不是“假古董”?即使新的可以,那又根据怎样的标准选出“十大”,而不是“九大”、“十一大”?


相对于申遗的巨大开支,申遗之后的保护费用稀缺已成为普遍现象。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在成为旅游业的“摇钱树”的同时,申遗也“变了味”。而最应该做的保护工作,却被很多人抛诸脑后。老百姓关心的其实不多。是想圈钱还是想保护?申遗之后涨不涨钱?只要是真心保护遗产的人,回答起来应该不难。

策划:中新文化
设计:陈光华
技术:张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