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2012年上半年,一组“杜甫很忙”的搞笑图片迅速走红。今年的文化圈也像这位诗圣般,度过了“很忙”的一年。其中,不乏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方舟子“打假”韩寒、故宫被盗等一系列或吸引眼球、或引人深思的大事件——争议颇多,热闹也颇多。

时值年末,作家莫言可谓忙碌非常。原本就身兼多职的他,开始忙着接受采访,忙着出国领奖——当然也忙着查查忽然多出不少奖金的银行账户,忙着挑挑足以“登堂入室”的燕尾西服。一个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让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全中国最忙的作家”。


难得的是,莫言在鲜花和掌声中仍然保有他一贯的低调、朴实、直率。他在诺奖新闻发布会上对全世界媒体说,自己“始终是农民的儿子”。成名之后的变化,只有他在街上骑自行车时“会有年轻姑娘追着照相”这一点。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高讲坛上,莫言发表了《讲故事的人》这篇演讲。他用一连串的故事,讲述了去世的母亲所遭遇的苦难,讲述了人性的爱与包容。他在彼处赢得的经久掌声,令萦绕于国人心头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趋于消解。身处北欧华人们忙着跟随莫言的脚步合影、签名,过足一把“粉丝瘾”。而一些人对演讲深度的质疑,则淹没在如潮的赞誉声中。。


对此,莫言仍然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自己永远不敢称“大师”。“我觉得,谁叫我大师,暗含着一种讽刺的意味。因为我觉得(自己)远远不够。”谈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难出佳作的“魔咒”,莫言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诺贝尔奖(对作家创作来说)往往是一个死亡之吻,很难再出好的作品。但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不是开会和接受记者采访,而是写作。”

可以想见,今后身兼多职的莫言仍然会“很忙”。比如在高校里客串老师,在剧场里干起编剧,在新书发售活动上充当“推销员”……


这一切,都令关心莫言创作的人十分担心:这个“笔名和说话能力成反比”的诺奖大赢家,何时才能再度安静从容地提起笔写小说?他能否打破“获奖后无佳作”的魔咒,再为世人奉上天马行空的新作?这些都有待于他停下忙碌的脚步。毕竟正如他自己所说:“用嘴说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

策划:中新文化
设计:陈光华
技术:张晶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