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由海外华人赵俊迈先生撰稿,笔者为资深媒体工作者,曾任教台湾文化大学、东吴大学、铭传大学新闻系,在台湾及美国华文媒体工作20余年,历任记者、采访主任、副总编辑等职。著有《媒介实务》大学用书、《剥了鳞了的苍龙》报导文学以及《天涯心思》散文等。
从一位海外华文媒体工作者的视角,采访撰写新疆华凌集团董事长米恩华,可谓“另类”角度,应属更客观、更宏观的报道。
楔子
古代称之为“西域”,地处中国西部边陲的新疆,遥远的印象中,那是一片广懋而荒凉的大戈壁,穷山恶水,花草难生,民穷地脊之地。
而今日的新疆,已然是名副其实的“新兴繁荣的富庶之疆”。
从乌鲁木齐到石河子,以至克拉马依,看到建设兵团戍边屯垦,点石成金,化戈壁为良田的绿色奇迹;也看到石油黑金滋润下,沃野千顷,花团锦簇的文化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现代具体实践。
从王洛宾的“大阪城”一直到硕果累累的吐鲁番葡萄沟;也见到了朴素善良的百姓,如何在故有的纯朴家园中,安居乐业,自给自足,一派陶渊明“采菊束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与自在。
新疆,是一片远离现代化污染而欣欣向荣、旭日东升的新世界。
新疆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刻苦奋斗下,一片荒漠之地变成一个现代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传说中的乐土,天蓝水青,鸟语花香,不带一丝人间尘嚣,只有大自然的美丽与质朴,生活在那儿的人们自在逍遥,精神物质均丰富;如今,有人说那个地方在西藏,也有人说在云南。
然而,笔者看到一个由人类血汗凝铸的人造“香格里拉”,就在新疆。
新疆的富庶康乐,除了自治区各级领导的奋斗贡献之外,各民族百姓的刻苦努力更是功不可没。
样板?
乌鲁木齐,新疆的首善之区,一个家喻户晓、童叟皆知的商品批发市场,正为大西部开发敲响开幕的大锣,“华凌工贸有限公司”在充满奇迹的新疆大地上,绽放出工商企业的另一株奇迹的花朵。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曾说:“你若想成功,必须另辟蹊径,切不能循前人的老路。”
中国边陲新疆自治区的“华凌”工贸公司,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新思维下,另辟蹊径,有目标地应用了“创新”此一犀利武器,劈荆斩棘地在乌鲁木齐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快速进入成长中的大西北市场,并且起了“独领风骚”的巨大影响。米恩华,谜一样的传奇人物,他是新疆华凌工贸有限公司的“头”,在他的名片上“米恩华”三字之外,没有中文的职称,只印有英文President and General Manager(董事长兼总经理),因此,有人称他“米董”,也有人叫他“米总”。
但是从外表上看,他怎么也不像“企业家”、“大富豪”,更不似“大款”,他就是一个普普通人的形象。似乎称他“老米”更贴切些。
老米的确十分低调,除了名片上不印虚名的职衔之外,他的衣着朴实,衬衫长裤,不时髦不花俏,也不在乎啥子名牌不名牌。讲话平实真切,不炫耀、不牛气、不浮夸,很诚恳,很客气,不带虚伪的客气。
其作风,与一般工商企业界摆派头、摆排场的“老板”截然不同,这就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
但,以一个海外华人的乍见之下,不免要“怀疑”,他莫非中国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一个“样板”?
这个“怀疑”,在纸醉金迷,繁华骄奢的资本家、企业家的普通形象中,老米的确是个“异象”。
然而,在几天的贴身采访,实际接触中,答案揭晓;老米,真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华凌“老板”。
老板?
米恩华拥有占地1150亩的主体企业,实际营运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进入市场的商业经营户达48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单单华凌市场的商品成交额达数十亿元。
成功的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华凌企业除了在批发市场之外,连续在房屋土地开发,远路运输、餐饮娱乐、酒店服务、建筑工程、装璜装修、进出口贸易等多元化发展。目前已拥有近20个经济实体和分支机构,总资本额超过12亿人民币。
华凌不仅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批发市场,而且吸引来自其它省区,包括江苏、深圳等地的经营户。尤其在打开中亚市场方面,有了相当卓著的成绩,它成为中国国内客商开拓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各国市场的一个活跃口岸。
前几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批准在华凌市场设立了二类口岸。无疑的,华凌已然成为扮演新疆走向中亚、走向世界的门户角色。显而易见,它还成为中国开发大西部的一个工商企业的标竿。
相信在国内许多报刊杂志,有不少报道米恩华和华凌的文章,因此,它的“丰功伟业”“雄厚资金”本文不多赘述。前面所提的简介只是在凸显如此庞大而在进步的企业,它的老板依然如此行事低调,俭朴无华,其难能可贵可相比对。
据“米董”说,至今他尚无一个正式而像样的办公室,也未曾替自己搞一栋豪宅别墅!他一脑门子心思都在事业上了。
米恩华说:“很奇怪,总有一股力量在推动,不能停下来,要不停地干下去!”他今年44岁,风华正茂,龙精虎猛的时候。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旗之下,华凌应该起龙头的作用,领导们不说,咱也应该知道回馈社会,回馈国家。地方把我们培养起来,咱就有责,一定要做起来。”“有没有向外发展的计划?”
老米说:“没有!华凌的‘根’在这儿,但我们要带头,带着新疆各产业,各企业走向世界!”
“国内很流行与世界接轨的说法,你所说的走向世界,是不是这个意思,你认为应当怎样落实?”
一向不善言辞的老米,对这个问题却有感而发,侃侃而谈。
心愿
“改革开放,必须与世界同步,今天我不会的,不懂的,就要向国内的,国外的专家借力,我们愿意开大门,聘请世界级的人才来共同努力,尽一切力量想办法,把要做的,该做的都办到。”
他还说:“我的生意做到这个程度,还是天天忙碌,身不由已呀!一直要往前走。现在我的资产,几辈子也吃不完,可是我根本谈不上享受。因为不继续发展,心里有罪恶感。自小吃过不少苦,现在有能力了,应该为社会多做些事。我目前在实现两大愿望,一是为孤儿办学校,一是建设一个全国最大、世界一流的屠宰生产线。”
造福孤儿是米恩华的心愿之一,2001年11月中旬,华凌集团收养了第一批孤儿,共140人,他们多来自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等地州。在该集团的资助下,他们将被送到大城市里学习;上述的三个地区是新疆南部较贫困的地方。
华凌集团曾在和田地区洛甫县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地方上的教育尽了一份社会责任。在2001年5月间,他们就开始为大规模收养孤儿展开工作,先后在上述三个地区和乌鲁木齐的儿童福利院初选了一批孤儿,经过当地民政、公证部门办了法律手续,选出其中140名6至14岁的孤儿,其中维吾尔族孩子占80%,还有部分柯尔孜族和塔吉克族的孩子。
老米很自豪也很兴奋的表示,他要让这些孩子们接受正常的基础教育,还要给他们专业训练;他说:“对他们的培养,不是要对我或对华凌有什么回报,而是要他们将来有能力,有本事立足社会,当然,我更希望他们知道回馈社会,回馈国家。”
对这批孤儿的培养,要花费多少钱?老米不愿多谈!也许,钱,在这整个计划中不是重要问题。
据报章上报导,在第一批孤儿收养和培育计划中,该集团至少将斥资2500万人民币。
对这140个生命来说,从此,他们的命运将有崭新的转折,140个孩子都将有一个充满希望和支持的美好远景。对这个“功德”,米恩华并不沾沾自喜,他以平常心说:“需要帮助的孤儿很多,我只是尽一分力量而已,谈不上什么责任的大道理!”
老米目前的第二个努力目标,是在新疆建设一条现代化的屠宰生产线。他表示,新疆畜牧业十分发达,而且是具有历史性、地区性的传统事业。可惜,这么好的牛羊肉,几十年来,一直无法外销到国外,对地方上而言,这是一项重大的经济损失。
“我曾介绍几个外国肉品商来这儿参访,当这些外国商人看到咱们用手屠宰牛羊,满地鲜血和脏水时,他们掩鼻而去,直说:这肉不卫生,不敢要。”
为此,老米陷入苦思,要找出一条解决之道。“干事业,不单要靠资金,还要靠思路,我认为,要认清自己主客观条件外,同时还要抓住市场的需要,重要的是,得让对方对你感到信任。”米恩华在铺陈搞屠宰业生产线的话头。
“既然外国人对咱们人工屠宰方式不能接受,那就改变这种方式,取得他们的信任!况且,世界各地对肉品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个市场大有可为。因此,我决定到欧美屠宰事业先进国家,直接引进工作生产线!”
“我打算从畜牧业开始,一直到屠宰、冷冻、速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等,做一条龙的肉品生产线。我相信,新疆的牛羊肉和火腿、热狗、香肠,一定会在全球市上打响!”
尾声
原籍山东,4岁随母亲到新疆投奔在部队的父亲,一直在新疆长成的米恩华,对新疆对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它的信心上。
身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老米没有被“西风”吹倒,站在一个商人的立场,他认为新疆十分稳定,“比其它地方还好呢!东突及疆独在这儿根本没有‘市场’!”三句话不离本行,老米认为疆独在新疆没有生活空间。“我深信,在经济发展好的地方,社会就会稳定,分裂思想自然会消弭!”
老米、米董、米恩华,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他的市场在“中国”他的现在和未来,都在自己的脚下,在自己汗水滋润的土地上!
老米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样可爱,一样可敬,他们以智慧、劳力,摆脱昔日穷困的悲情,一天比一天活跃富强起来,他们正昂头挺胸走向世界!
2002年7月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