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首页  视频首页  新视野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回顾
立嘱记   编导:孙恒业   摄像:康登淋

【字幕】北京海淀区陈维浩、陈巧明夫妇家

【同期】陈巧明

看咱的东西带齐了没有啊。

【同期】陈维浩

这是排队卡。

【解说】早上8点,陈维浩夫妇一件件地反复核对材料,这一天是他们去中华遗嘱库登记遗嘱的日子。

【同期】陈巧明

带上户口本,房产证、有遗嘱的咱带上遗嘱。

【同期】陈巧明

别把这东西忘了啊,好走吧。

【同期】陈维浩

哎,出去一趟。

【字幕】出片名《立嘱记》

【解说】陈维浩今年68岁,老伴陈巧明62岁,他们想以订立遗嘱的形式把房产留给唯一的儿子。

【同期】陈维浩

现在不就一个孩子嘛,(担心)他竞争能力不强,这北京城市的孩子们,是吧。像别人呢在外边混得好不好的,最后不行就回家了。这个(我们的孩子)北京要再没个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如今社会比较自由,婚姻稳定性也不怎么好,所以有些担心。

【解说】夫妇二人要去的中华遗嘱库北京市第一登记中心,位于西交民巷。在这个不足60平方米的房间,每天都有十几位老人前来办理遗嘱登记。随着社会发展,家庭继承纠纷屡见不鲜,为了未雨绸缪,许多老人选择独立第三方机构订立遗嘱。中华遗嘱库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遗嘱咨询、起草、登记和保管的服务。从2013年开始,中华遗嘱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设了登记中心,截至2017年12月份,已经登记保管了8.2万份遗嘱。其中,仅北京一地就登记保管了44000余份遗嘱,目前仍有7500多人在排队等待登记。

【同期】工作人员

约好的是吧?

【同期】陈维浩

约好的,约好的。

【同期】工作人员

来6号7号。

叔叔看上面摄像头啊,

【解说】为了确保遗嘱具有法律效力,中华遗嘱库设立了一套严格的登记制度。每一个登记人都要完成身份识别、拍照录像、文档扫描等专业化的立遗嘱全流程,并且需要接受精神评估。由于登记流程规范,法院认证率高,出现纠纷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此前,经过再三咨询和考虑,陈维浩老两口才下定决心来到这里。

【同期】陈维浩

我们的遗嘱立在这了就有法律效力了,这样呢就别人不能左右我们的意见了。比如说他以前说过这个呀,以前说过那个呀。大家都扯不清是不是。现在都是增强法律意识嘛。

【解说】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向来比较忌讳谈论“身后事”,随着时代演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主任黄海波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同期】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主任黄海波

刚开始的时候呢,我们考虑到老人的感受,我们都不会用去世这个词,都是用百年之后来代替。说到这些词的时候他们的微表情,感觉还是有一点点不舒服。现在基本上不会有这种微表情。能够感觉出来大家对这个真的是越来越开放。

【同期】立嘱人 李玉章

(今天)来立遗嘱啊,把房产留给孙子,希望他越过越好吧。(立完遗嘱)就轻松了,撂下一档心事。省的将来有麻烦,有法律效力这个。

【同期】李玉章之子

(将来)老人走了以后,肯定落在哪个人的头上吧,反正得有个归宿吧,得有一个继承人吧,就说把这个事办了以后,省得将来过户的时候麻烦。

【同期】媒体评论人石述思

这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以家为单元的。现在呢随着中国越来越富裕,社会越来越进步,每个人的自我意识都在觉醒包括老人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解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立遗嘱不是年轻人的事。但是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开始提前行动,早早立下遗嘱。彭子臣,今年35岁,有个温馨的小家庭,孩子刚满两岁。2018年10月,他完成了预约,预计在2019年3月份办理登记手续,他希望把遗产平均分给妻子、孩子和父母。

【同期】彭子臣

我们家里和和美美的四世同堂。但是呢就是我不想让那样不好的事情发生,就算是他们家庭关系都挺好。我也想把这个遗产写得很清楚,谁的就是谁的,别因为一点一点的小问题产生大的矛盾,这是我的初衷。

【解说】“立遗嘱”不仅是对于身后事的提前安排,更重要的是对于亲情、财产和人生无常等问题的理性思考。相比父辈,彭子臣这一代年轻人拥有更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

【同期】彭子臣

其实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我见的这个琐碎的事情,还有复杂的事情特别多。我就是想遗嘱是一个活人的权利,如果用好了你就是为剩下的活人减少发生麻烦嘛,我是这样想的。

【解说】据介绍,前来订立遗嘱的年轻人有些拥有大量财产,有些家庭关系复杂,还有一部分是从事高危职业。除了银行存款、房产等常规意义的财产,余额宝、微信钱包甚至游戏账户等“网络财产”也成为年轻人遗嘱的内容。

【解说】一份遗嘱也许只有寥寥数语,却能体现出人们对生死、财富和法制等问题在观念上的巨大进步,所谓只有看透生死,才能更好笑对人生。但也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人们存在的安全焦虑。

【同期】媒体评论人石述思

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转型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内在的皈依感缺失。共同塑造的,内心的恐惧外部的压力共同催化的,导致他去立遗嘱。

【解说】据2018年3月公布的《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近几年来,咨询、预约立遗嘱业务的民众数量大幅上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华遗嘱库已完成的8.2万份遗嘱中,有99.93%的遗嘱规定立嘱人身后财产仅由自己儿子或女儿继承;有50余份遗嘱确定由儿子儿媳夫妻双方共同继承,占比仅为0.07%。那些在遗嘱中确定只由直系血亲继承的条款被俗称为“防儿媳防女婿条款”。

【同期】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中心主任黄海波

我们实际在工作中碰见过有儿媳或者女婿陪着老人来立遗嘱的,当时他们对这个条款不理解,觉得防着他。但是经过我们工作人员专业的解释,只要你跟夫人婚姻存续永远都是你们的。你们俩婚姻好,不要出问题就不存在被分割的问题,经过解释他们都会理解。

【解说】虽然“防儿媳防女婿条款”越来越受到追捧,但某种程度上也为家庭失和埋下了一个隐患。如何处理好权利和亲情的边界依然留有讨论的空间。

【同期】媒体评论人石述思

我们一定要读懂现在中国人尤其是都市人,面对生活面对事业面对亲情的,深深的内心焦虑。而这种焦虑有时候会扮演人的现代化的催化剂,有时候会扮演困扰我们的魔鬼,这个选择题需要我们集体去做答。

【解说】这一天的下午三点,经过一系列的程序,陈维浩和陈巧明的遗嘱订立完成,老两口长出了一口气。经过沟通,二人愿意面对镜头,读出自己写下的“幸福留言”,字字句句,满满都是对亲人无私的爱与祝愿。

【现场】

亲爱的儿子,我们已度过一生,步入永恒。愿你千万珍惜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儿女,认真对待社会和人生,我们会在天堂祝你生活美满幸福,爱你的父母。

 

【字幕】截至2018年12月,中华遗嘱库共有175份遗嘱被用于遗产纠纷的调解,已成功调解142例。

《中国新视野》是中国新闻社视频新闻部与北京南海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一档视频栏目。栏目立足中国内容、世界视野、国际表达,运用丰富的视听元素,记录展现行进中的中国,聚焦这个古老国度在新时代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Email:cnstv@chinanews.com.cn

电话:010-8831112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