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湖南西北边陲的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湖南省目前唯一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的交通“三无”县。
桑植县苦竹坪乡张家湾村的村民,从老人到小孩,为了置办家用和读书,都不得不步行出山,而峭壁上毫无防护措施的“天梯”成了他们的必经之路。
【片花+标题】深山“天梯”何时“退役”
【解说】桑植县苦竹坪乡张家湾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通往村里的公路在几公里外的大山止步,村民们不得不徒步几个小时进出山,且要经过许多险要路段。相比950多米的泥泞隧洞,以及不是太长的悬崖小道,“天梯”无疑是最为艰险的一条出山道路。
【画外音】(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胡春梅)回家的路途很远 每次走的时候都要花很长的时间 旁边还有悬崖
【小标题】行路之难
【解说】进入张家湾村的公路是一条简易的单行车道,乘车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后,汽车在与苦竹坪乡相邻的巴茅溪乡小溪口停了下来,进村的“车路”到这里就没有了。
接下来全是步行的“山路”,这些所谓的“山路”藏在山谷小溪间,很不显眼。踩在裸露出溪水的石头上,走着“S”形路线跨溪前进。因为村民常年行走,一些大的石块被踩得有些发白,小溪里就生出了这条“山路”。
大约20分钟之后,开始沿着山壁向山上行进。混杂着泥土、石块、落叶、杂草的崖壁小道十分湿滑,宽的地方刚好容得下两只脚,狭窄的地方根本没有落足之地,一不小心就会跌下路边的悬崖。紧绷着神经在崖壁小道上走了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上山最为险要的“天梯”脚下。
木质的“天梯”,宽四五十厘米共36级,外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没有加固措施。靠着崖壁的天梯“立”在一块只够站下一人的较为平整的岩石上,就像“挂”在半山腰一般。爬行在梯子上的人,身后就是几十米的悬崖,与悬在半空无异。
上梯的时候,爬了几十年的张家湾村村民余佑全也丝毫不敢大意。他双手紧紧地抓住梯梁,眼睛盯着脚下,一步一步地向上爬。两段木梯他爬了差不多四分钟。
在我们刚刚爬上“天梯”到达张家湾村时,在山路上遇见过的阿婆也紧跟着从山下背着东西返回到了村里。这位刘姓阿婆已经年过七旬,下山背回50斤重的磷肥,居然还能赶上我们同时到达村子。
【同期】(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刘阿婆)(记者:儿子在山下陪孙子读书) 对 送他读书 (记者:照顾不到您是吧) 那没办法 交通也不方便 没办法 (记者:平时下雨路比较滑 您也出去吗) 涨水过不了河就没有办法出去
【解说】对于在山外上学的孩子们而言,除了上学艰苦,不能轻易下山是让他们最无奈的事。余佑全的儿子、在离家35公里外的龙潭坪镇中学上初二的余启运从小就有了一个很现实的梦想。
【同期】(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余启运)因为小时候和我一起上学的同学们 都住在街上 而我却住在那个山涧里 走那条路又特别狭窄 而且还很危险 还爬天梯 所以我想修一条路 自己回家也可以方便一点点
【解说】自己人出去不容易,外来人进来也困难。今年已经28岁的杨相环正在为成家的事烦恼。在外打工已有五六年,但每次回家都未曾带过女友,这让他的父母十分着急。杨相环的两个姐姐早已嫁出去,现在杨家最希望的就是儿子能够赶紧成家。可是没有一条像样的回家的路,又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进来?
【同期】(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杨相环)就是交通不方便 回来的时候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 家里房子装修的话 交通不好材料也拉不回来 没办法 所以要迁出去最好
【片花+小标题】搬迁之困
【解说】修一条回家的公路,对张家湾村而言,不是一年两年的愿望,而是几代人的夙愿。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始终没有盼来一条通往村里的公路。出行、上学、看病不便,甚至找不到老婆。虽然地方政府提出了村民整体异地搬迁的建议,但村民们却不愿外迁。
【同期】(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刘阿婆)搬出去怎么搞嘛 搬出去就生活方便 其他的解决不了 住这里只是交通不方便 但经济来源要好 吃饭就不需要买 可以种的 菜好水好
【解说】张家湾村有百来户人家,共398人,但常住人口不过百余人,目前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村民们不愿外迁的原因,大部分是出于经济考虑。漫山遍野的粽叶、山里野生的药材、放养的黄牛,以及按指标分配砍伐的木材,都是村民的经济来源。光卖粽叶,一户人家每年就可以卖上一万多元。因此,在村民眼里,除了交通不便,山里一切都好,要是搬出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同期】(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刘阿婆)我们这些老人住在山上面感觉舒服 一般年轻人他不愿住在这里 心里觉得住在外面好些 年轻人住在外面对子孙还是有好处
【解说】对于村民的顾虑,桑植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金则胤表示,如果村民同意搬迁,地方政府会努力研究适合的方案,努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
【同期】(湖南桑植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 金则胤)村民的顾虑是很现实的 我们也充分理解 但是我们政府在广泛征求 他们意见的基础上 在他们统一思想的基础上 如果能够搬迁 我们往前走
【解说】虽然政府工作人员上门来做过思想工作,也组织了20名村民代表去到桑植县成功实施异地搬迁的安置点参观,但搬到哪里、搬出去住房怎么解决、靠什么生活,村民们并没有得到具体的答复。毕竟,“拿什么养活家人”是现实中的现实。
【画外音】(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张家湾村 余佑全)搬出去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 没有田地种不能生活 在山上住不方便也没有办法 村民们只想修条路
【小标题】修路之窘
【解说】张家湾村地广人稀,占地1.9万余亩,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地貌。作为苦竹坪乡的“一把手”,乡党委书记熊东见去年初到该乡工作时,就了解到张家湾村行路难的问题。他表示,政府并非没有考虑过为村民修路,让“天梯”退役,但是仅凭乡镇财力甚至是县级财力都无力支撑。
【同期】(湖南桑植县苦竹坪乡 党委书记 熊东见)因为路线太长 人口比较少 关于修路 国家有一部分的扶持 我们县乡还要自筹一部分资金 修路县级政府肯定只能出一部分资金 我们想县级政府全部买单的话 我们县级政府的财力肯定承受不了
【解说】对此,金则胤也坦言,目前交通困难的地方在地处山区的桑植县不止张家湾一处。作为一个县级财政刚过4亿的贫困县区,交通欠账问题还比较突出,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全解决县里行路难的问题。
【同期】(湖南桑植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 金则胤)我去张家湾村的时候 有一部分村民在讲 不愿意搬迁 想修路 但是我也给他们算了一笔账 你们也到了现场 从天梯进去到村里面 然后让7个小组之间能够连通 我估计公路里程应该在30公里以上 在那么一个施工条件很恶劣 自然条件很差的地方 修30公里公路 按我们现在的造价 怎么说也要在1000万以上 现在张家湾村总共只有398人 实际上居住在村里的就是100多人 100多人 花1000多万修一条公路 然后生态破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不合算
【解说】在余启运爬“天梯”上学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张家湾村行路难的问题再次得到重视。桑植县政府已决定安排20万元资金对“天梯”路段进行改造,先修建一条人行便道,解决村民出行难题,该村其他组的出行问题也将统筹安排、陆续解决。
【同期】(湖南桑植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 金则胤)解决天梯问题 解决便道问题只是个权宜之计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我觉得最根本的 我认为是移民 但是不能强迫村民 一定要让他们自愿移民
【解说】目前,为修建便道勘察线路的队伍正在紧张作业,规划中的便道将绕过天梯,沿着山壁开凿出一条两米宽的小路上山,小路外侧设置防护栏,整个工程估计在8月底竣工,届时,“天梯”可光荣“退役”。
编导:鲁毅 徐志雄
摄像:徐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