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元起家,历时19年,行程60多万公里,拜访了1000多家单位和5000多红军将士及亲属,张崇鱼从满头青丝到白发染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近日,参加“走转改”活动的中新社记者前往革命老区四川巴中探访这个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见到了这位老人。
巴中曾是川陕苏区首府所在地。1932年至1935年,徐向前、李先念等在巴中创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正值寒冬季节,记者来到巴中市郊南龛山顶的将帅碑林,在簌簌的寒风中,碑林显得更加的庄严肃穆。站在红军纪念碑下,巴中市全貌尽收眼底。
800元起家,历时19年,行程60多万公里,拜访了1000多家单位和5000多红军将士及亲属,张崇鱼从满头青丝到白发染鬓,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近日,参加“走转改”活动的中新社记者前往革命老区四川巴中探访这个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见到了这位老人。
巴中曾是川陕苏区首府所在地。1932年至1935年,徐向前、李先念等在巴中创立了全国第二大苏区。正值寒冬季节,记者来到巴中市郊南龛山顶的将帅碑林,在簌簌的寒风中,碑林显得更加的庄严肃穆。站在红军纪念碑下,巴中市全貌尽收眼底。
占地两百亩的将帅碑林由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将帅碑林纪念馆、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像园、碑林长廊等组成。将帅碑林的讲解员向记者介绍,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下刻有13万2千人的名字。
(将帅碑林 讲解员)【同期:碑身上呢就是刻有红军将士、烈士的一个名录,目前我们有证可查的,有事实依据说明他是红军将士的,将名字刻了上去。上面仍然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到,像这样什么什么娃的名字是非常多的。在我们收集当中呢,根据他们家人的回忆,将一些小名呢也刻了上去。还有当时的一些女孩子是没有名字的,叫什么什么氏的,就可能是一些不确切的名字了。这些名字都是在我们的工作人员19年来出访、采访老红军,根据老红军的讲述,再到民政局去核实刻上去的。】
在将领纪念像园有徐向前、李先念、陈昌浩、王树声等将领的半身雕塑。紧挨纪念像园的,就是重要的碑林长廊。长廊近800米,镶嵌个人纪念单碑3280多块,纪念碑上镌刻有红军将士的个人简历、头像,还有配偶以及子孙的姓名等。
今年已75岁高龄的张崇鱼老人,身高只有一米六,略微有些驼背,戴着厚大的近视眼镜,缓步在纪念碑长廊,向记者讲述了他19年来建设的心路历程。他说,在上中学时,老红军泪流满面的一堂课,是他建碑林想法的起源。直到自己退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将帅碑林管委办主任 张崇鱼)【同期:从1992年开始到现在,一共是19年时间了,在这19年时间,我觉得主要经历了是八个大字,一个是大海捞针,从这19年当中,我们在全国各地找到了13万8千名红军将士、红军烈士的名录,并且全部用花岗岩这样的碑刻刊刻在我们的将帅碑林园。二就是找米下锅,因为开始没有钱,我自己垫了800多块钱起家的,然后到全国各地去筹集资金,19年时间找米下锅,筹集了3000多万资金。一家一户一个单位的拜访,然后我们到全国各地,拜访老红军,到干休所,到民政局,到老干局,到这些地方收集名录。】
在张崇鱼老人19年“长征”路上,他走遍了全国的每一个省市,曾好几次被人当作骗子连骂带赶,甚至关进派出所,被抢劫、被误解、被车撞倒紧急住院、被小偷用刀片划破胸口,甚至遭到家人的反对。
(将帅碑林管委办主任 张崇鱼)【同期:说我游山玩水啊,当孝子贤孙,不顾家,不顾子女,爱人最不理解的时候让我去跟碑林结婚,这些话啊,给我的刺激是很大的。有的不理解,弄起审讯,甚至对我行凶的这种人都有,有的就告状。也反复考虑过,究竟是搞下去,还是就不搞了,当然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也考虑到我有坚强后盾,这个坚强后盾呢,一个是广大的红军将士及亲属,绝大部分确实是支持我们。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看了过后啊,你像温家宝总理到这来看了过后啊,当时就在这个廊道里走的时候,他就边看边问,问了过后他就说,不容易,不容易,连说了两个不容易。】
张崇鱼老人说,现在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然被大家所了解和支持,自己也会在有生之年把这项事业继续做下去。
(将帅碑林管委办主任 张崇鱼)【同期: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也深知我已经75岁的年龄了,岁月不饶人,但是我想,只能说尽到我最大的责任,我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
如今,将帅碑林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成为游客来巴中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也为巴中的经济建设贡献着独特的力量。张崇鱼老人的理想也随着他耿直的脚步慢慢变为现实。
记者冯亚涛四川巴中报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