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有一位名叫陈恭的老人,现年67岁的他自小与乐器结缘并一直致力于乐器的研究、演奏、制造、维修、收藏。如今他拥有一个自己的乐器博物馆,言传身教,传播乐器文化。
12月16日,记者走进了这个位于福州市福飞路的一个普通的居民社区的宜天乐器博物馆。初见陈恭,衣着朴素,精神干练,正在博物馆里制作着乐器,地上散落着长短不一的竹筒,他告诉记者,通过对竹筒的选材和加工,可以制作出美妙的原生态音乐。
在福州,有一位名叫陈恭的老人,现年67岁的他自小与乐器结缘并一直致力于乐器的研究、演奏、制造、维修、收藏。如今他拥有一个自己的乐器博物馆,言传身教,传播乐器文化。
12月16日,记者走进了这个位于福州市福飞路的一个普通的居民社区的宜天乐器博物馆。初见陈恭,衣着朴素,精神干练,正在博物馆里制作着乐器,地上散落着长短不一的竹筒,他告诉记者,通过对竹筒的选材和加工,可以制作出美妙的原生态音乐。
环顾博物馆,400多平米没有任何显赫装潢的空间里陈列着许多乐器古董,尤其以各个时期的钢琴和提琴为主,让人眼花缭乱。当记者感叹于他收藏乐器之多时,陈恭立即纠正,收藏并不是他的爱好,他的初衷是研究乐器并传播乐器文化。
同期声:陈恭
这是唐代的琵琶,这个琵琶就是,根据敦煌壁画上面的图形,把它模仿它,作出来的复制出来的,那唐代的琵琶就是这个形状,大小就差不多这个大小。
陈恭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制造专业,后任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教师,他和乐器打了一辈子交道,积累了大量有关乐器制造,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退休后,传播乐器文化的想法在陈恭的心中越来越强烈。于是他便自己介绍大提琴,修复古董乐器,在网上购买一些老旧的提琴,然后将它们修复,使它们焕发古老风韵。
同期声:陈恭
这一排,只有我(所有)的十分之一吧,因为这里有几十个,好多,(总共)可能有几百个,这样的很古老的,欧洲的老琴,这些老琴都是在世界各地,收藏过来的,那有的是像琴行,正儿八经买的,那就非常贵,有些是拍卖买的,那就相对便宜,有些是简陋的,很破烂很破烂的,但我觉得非常好,只要把它修复起来,肯定是个好琴。
在陈恭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博物馆的另一端,这里是他的工作室,也就是他平时制作和修理乐器的地方,林林总总的修理器具摆放了满满一面墙。谈及中国的乐器文化,陈恭如数家珍,近年来他走遍世界各国去搜集乐器,每当与国外同行谈论到中国的乐器文化,他都觉得自豪骄傲。
同期声:陈恭
乐器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文化,把它传播开来,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明。中国的文化这五千年的文化,还要追溯到八千年,因为乐器在八千年以前就出现了,中国就出现了乐器,中国还有特殊的,七声音阶,五声音阶,还有特殊的律学,它整个音律的研究漫长的长河,很值得我们去揣摩,去研究它,对现在的音乐,我觉得很有补益。
采访中,陈恭一直向记者提及一个词,律师。这个律师是音律的律,而不是打官司的那个职业。陈恭还是福建省内首屈一指的钢琴调律师,也是多场国际级音乐公演福州站的活动总指挥。
如今,陈恭在福州三坊七巷内新建了一个博物馆,他希望通过在富于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街开设这样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乐器文化。
同期声:陈恭
我学音乐比较早,有六十个年头了,长期的积累,积累很多音乐知识,演奏的知识,器乐的知识,和乐器文化的知识,制造维修它的知识。那么随着岁数越来越大,我就觉得这些好不容易,得到这些知识,很珍贵,我要是做点传播这多好,让更多人了解乐器,这个乐器的文明,为什么这个乐器会有这么美妙的声音。
目前,他正在筹备着举办数场音乐会,届时他将用200年前的乐器演奏,带领观众回到过去的时光。
记者 吴晟炜 李思源福州报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