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领导了长江流域的第一次起义;他创建了武昌花园山聚会,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他苦心筹划边境事务,粉碎了日本捏造的“间岛悬案”;他筹划燕晋联军,欲直捣清廷;他被孙中山称为“盖世之杰”。(出片头:百年辛亥:盖世之杰吴禄贞)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公园的龙泉塔下,有一座十分简朴的陵墓 ,吴禄贞和他的两位战友,静静地躺在这里。100年前,在那场风云激荡的革命中,吴禄贞留下了辉煌的一笔,然而革命未捷身先死,令人感叹。
吴禄贞,字绶卿,1880年3月6日出生在湖北云梦县吴家台村一户书香人家。吴禄贞少年时期,正值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肆意凌辱中国。目睹此景,不满16岁的吴禄贞毅然投笔从戎,考入湖北新军。
同期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在答卷中,吴禄贞最后还写了一句诗:开卷喜读战国策,濡笔爱写从军赋。通过吴禄贞在考卷中写的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出,吴禄贞胸怀大志,爱国、报效祖国的这种志愿。
1897年吴禄贞入选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武备学堂,因成绩出色,深为张之洞欣赏。1898年,吴禄贞东渡日本,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成为清政府选送日本留学的首批学生。在日期间,吴禄贞去横滨拜见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兴中会”。1900年,受孙中山委托,吴禄贞回国领导长江流域起义,但是,由于保皇党控制着海外捐款,中断了对起义军的接济,迫使起义时间临时推迟。吴禄贞所在的大通义军位居最前线,因没有得到延期通知,而单独起义,陷入孤军作战的险境,最终因寡不敌众,遭到惨败。
同期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大通起义点燃了长江流域的革命烽火,这场起义为以后的起义做了铺垫。
大通起义失败后,吴禄贞秘密潜回上海,经上海回到日本。此后吴禄贞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1902年,吴禄贞随其他留学生返回武昌。
同期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当时这些留学生回到湖北,张之洞都一一做了接见,唯独吴禄贞给关了三天。吴禄贞见张之洞的细节很耐人寻味,本来张之洞要打算把吴禄贞训斥一顿,然后予以明正处罚。但吴禄贞在会见张之洞的时候,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对张之洞讲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迅速发展,讲到了清政府的腐败,力陈中国必须改革。他所讲述的这些东西,深深地打动了张之洞。
由于张之洞的爱才,吴禄贞不仅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重用。他先后出任了营务处帮办、将弁学堂总教习等职务,一时间成了武汉三镇的风云人物。吴禄贞利用职务之便,在武汉花园山,创建了革命团体“武昌花园山聚会”,宣传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先后参加活动的达到400多人。
同期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经过这一段的工作,吴禄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为武昌起义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吴禄贞当时吸引的很多年轻人,后来成为武昌起义的骨干。
1907年,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身份,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他们到任时,正赶上日本制造所谓的“间岛悬案”,妄图侵犯中国吉林边境。所谓的“间岛”实际上是中国长白山地带,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日本已垂涎已久,因此捏造出一个所谓的“间岛”,妄图以此侵占中国延边一带大片土地。吴禄贞带领周维桢等一行七人,开始执行调查边务的任务,他广搜证据绘制成《延吉边务专图》,并主持编纂了《延吉边务报告》,论述了该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批驳了日本的间岛谬论。 1909年9月,中日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即《间岛协约》。
同期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在当时,吴禄贞在间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吴禄贞的据理力争,吴禄贞的针锋相对,使得这场谈判最终取得胜利,捍卫了国家的主权。
1910年12月吴禄贞调任新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9月,吴禄贞得知清政府将于10月上旬举行永平秋操后,便秘密联络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准备利用永平秋操的机会,举行秋操起义。然而秋操刚刚开始,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立即下令停止秋操,派兵南下镇压武昌起义,吴禄贞利用秋操举行起义的计划落空。
同期声:河北政协《文史精华》杂志主编 石玉新 武昌起义后第十九天,山西爆发了革命,标统阎锡山被推为都督。
为平息山西的起义,并拉拢吴禄贞,清政府任命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让他去山西防剿革命军。吴禄贞表面上接受了清廷的任命,从保定移师石家庄,暗地里却加紧了和阎锡山、张绍曾的联系 。11月6日吴禄贞亲赴娘子关与阎锡山进行了会谈。
同期声: 河北政协《文史精华》杂志主编 石玉新 当时就在娘子关,形成了一个军事行动的计划,马上组织燕晋联军,吴禄贞为大都督,阎锡山为副都督,滦州的张绍曾也是副都督。约定好第二天,11月7日一早,在石家庄通电全国,燕晋联军成立,而且通告直隶独立,那会儿直隶还没有独立,然后北上,一举歼灭清军主力,占据朝廷掀翻它。
与阎锡山会谈后,吴禄贞连夜赶回石家庄,并在车站东边的电报局楼上,召开军官会议,宣布将于11月7日早晨举行起义。会议结束后已是深夜,吴禄贞回到燕晋联军的指挥部——当时正太铁路石家庄车站的站长室。几小时后北方起义的枪声就要打响了,处于紧张和兴奋中的吴禄贞,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向他逼近。凌晨1点左右,吴禄贞的警卫队长马步周带领数人闯入室内,口称恭贺大帅升任山西巡抚,然后拔枪射击,吴禄贞顿时倒在血泊之中,参谋长张世膺、副官周维桢同时遇难。
同期声: 河北政协《文史精华》杂志主编 石玉新 关于吴禄贞之死有几种说法,有人说是被袁世凯收买人暗杀的;有人说是清廷良弼一伙儿一看,你吴禄贞有才我用你没问题,你不为我用,我就把你杀了,这也是一种说法;还有的说是清廷和袁世凯勾结起来,杀了吴禄贞,还有一种说法是,吴禄贞虽然是六镇统制,但他就任时间不长,手中并没有多少亲信,六镇的反动军官很多,班底是老北洋,袁世凯的班底,(凶手)也没有和袁世凯取得联系,就是自发的,一说起义这帮人不干了,把吴禄贞给杀了。我个人认为,根据我的研究结果,我认为主谋是袁世凯。
吴禄贞在北方起义的关键时刻被杀,导致这场本可一举推翻清廷的北方起义,就此宣告结束。噩耗传来,举国悲痛,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悼念亡灵寄托哀思。
同期声: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如果吴禄贞不死,燕晋联军按计划起事,有可能打进北京,直接推翻清王朝,使得袁世凯的阴谋不能得逞,最终他就不会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重新改写中国的历史。
1912年3月7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追封吴禄贞为大将军。 孙中山含泪为吴禄贞撰写祭文:“荆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伟人,振我汉声,觥觥吴公,盖世之杰。”
(编导 艾广德 摄像 艾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