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0月25日早上七点半,北京东三环劲松桥附近正值早高峰时段,记者在现场看到,路面上的车辆排成了长龙,缓缓向前移动。拥挤不堪的路况让上班族们很是无奈。
【同期声】北京市民:(上班路上要花多少时间?)50分钟左右吧,差不多一个小时吧。
【正文】10月25日早上七点半,北京东三环劲松桥附近正值早高峰时段,记者在现场看到,路面上的车辆排成了长龙,缓缓向前移动。拥挤不堪的路况让上班族们很是无奈。
【同期声】北京市民:(上班路上要花多少时间?)50分钟左右吧,差不多一个小时吧。
北京市民:40分钟吧。
北京市民:一个半小时左右吧。
北京市民:一个小时吧。
北京市民: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吧。
北京市民:一个半小时吧。
北京市民:一个多小时吧。
【正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北京市民的上班通勤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而不久前出版的《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调查研究》显示,北京市居民平均单程通勤时间从2005年的38分钟递增到2010年的43.6分钟,五年里增加了5分钟还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副教授孟斌长期从事北京职住分离研究,他告诉记者,拥堵是市民通勤时间增加的重要原因。
【同期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 副教授 孟斌:
通勤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拥堵造成的。因为我们北京实际上交通工具是在增加,轨道交通或者是大家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机动车来通行。在距离不变的前提下,时间实际上是应该减小(少?)的,现在增加,主要是和拥堵有关系,这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感受到的。
【正文】拥堵不仅延长了市民的通勤时间,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避开拥堵,很多人早上出门的时间越来越早,晚上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有北京市民戏言,自己不是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为应对道路拥堵,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实施汽车牌照单双号限行、摇号购买汽车牌照、开通公交专用道或公交专线、错时上下班等,虽然北京的拥堵状况依然比较严重,北京市民的通勤时间5年来也增长了15%,但是以牺牲一部分民众利益为代价的措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抑制了市民通勤时间的增长。
【同期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 副教授 孟斌:
北京人口的增长,从05年以来大概是30%左右,它的经济总量的增长接近翻一番了,人均的收入水平都是接近翻一番,车辆的拥有量等,这些数据一比较的话,我们实际上可以在这样一个比较悲观的数据(通勤时间增长15%)中看到一点乐观的倾向,我们交通发展速度对通勤时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抑制作用。通勤时间的增长率实际上远比我们其他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要素增长率要低很多。
【正文】与此同时,孟斌的研究数据也显示,与北京市民总体通勤时间增长情况相反,北京市内城区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却在减少,这与北京人口和产业的疏解密切相关。
【同期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 副教授 孟斌:
我们北京大量的人口正在向远郊区疏散,内城区这些居民的通勤时间实际上是在改善的,(这张图)绿色的部分是通勤时间在减少的,这种橙色的是通勤时间变化不是很显著,这种红色的则是通勤时间增加是在10分钟以上。如果我们的产业进一步地向城外疏散的话,我们内城区的交通压力就会进一步的减少,那么整体上的通勤状况是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的。
【正文】但是,孟斌也表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北京市居民的总体通勤时间还将继续增长。
【同期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 副教授 孟斌:美国近几年的通勤时间总体上是比较稳定,北京的话还是在一个大规模的建设期间,城市化的速度都在增加,所以是一个增长的阶段,我们也认为它的这一个增加不是无限制的,随着城市规模的稳定,城市建设的比较稳定,会达到一个稳定的阶段,但是这个稳定值是多少,我们现在还在继续等着去追踪。
【正文】孟斌认为,要应对拥堵,缩短通勤时间,不能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综合治理。
【同期声】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 副教授 孟斌: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很大层面上,不仅仅是由北京市来决定的,还是需要中央政府的协调和帮助。我们也希望把交通表面的拥堵现象和城市的结构、城市的产业和我们人本身的交通行为,我的出行习惯等这些方面做一些研究,这些综合研究的成果可能会对交通规划提出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记者 赵安源 北京报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