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闭
为了给乡村上学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重庆一六旬老教师用时三年筹集六十万元建起了一所两层楼高的学校,并“逼”自己的三个子女回校任教。
近日,记者在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兴旺小学见到了这位67岁的老人袁焕芳。当记者走进校园时,看到头发花白的她正在与暑假留校的几个学生一起唱歌、做游戏。聊天中,这位从教三十五年的老教师告诉记者,办学校不仅是自己一生的愿望,也是附近不少留守儿童家长们的嘱托。
为了给乡村上学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重庆一六旬老教师用时三年筹集六十万元建起了一所两层楼高的学校,并“逼”自己的三个子女回校任教。
近日,记者在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兴旺小学见到了这位67岁的老人袁焕芳。当记者走进校园时,看到头发花白的她正在与暑假留校的几个学生一起唱歌、做游戏。聊天中,这位从教三十五年的老教师告诉记者,办学校不仅是自己一生的愿望,也是附近不少留守儿童家长们的嘱托。
【同期声】兴旺小学校长 袁焕芳
退休以后,觉得自己已经在教育事业上干了三十五了,习惯于教育这个工作,退休了离开学生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又由于当地的家长们知道我退休了,他们就迫切要求我给他们带孩子。他们出去打工去了,孩子放在家里都不放心。后来我就在家长们的催促下,我们在2004年,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开始建学校。那么把全家人的所有的一点积蓄吧,尽量压缩这个生活和其他费用的开支,亲戚朋友那儿借,筹集了可能大约是六十万元吧。
【解说词】袁焕芳老人告诉记者,建校的过程中自己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当时全家虽已拿出多年积蓄,并尽量压缩生活开支,都没能还清巨额债务。学校建成后,由于没钱聘请教师,袁焕芳开始向自己的三个子女求助。曾担任过村小教师的子女们被母亲执着精神所打动,纷纷重返学校走上讲台。
【同期声】袁焕芳长女 蒋素勤
当时学校办好后没有那么多老师,我其实那个时候我在重庆办了一个糕点厂,其实那个时候还可以。但是由于学校没有老师,又在我妈妈的要求下,又没有资金,要求我把那个资金撤回来,一起建校。当时的话如果我妈妈要用钱去请老师肯定是没有那么多资金的, 我们回来了就不是这样了,有就有,没有就算了。
【同期声】袁焕芳二儿子 蒋兵
我妈经常要求我们回来,多次找我们交谈,最后几乎是下跪的那种感觉,要求我们回来。但是我们看见母亲这样的执着,当时就完全,心里面就是掉泪了。为了达成母亲的这种愿望,我们两个,夫妻两就回来了。
【同期声】袁焕芳三女儿 蒋晓灵
当时我还是想帮助妈妈完成她的这个她一辈子的心愿,即使说放弃公办校固定的工资,也不觉得可惜。
【解说词】据了解,在该校的288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占了大半。对于这些没在父母身边的孩子,袁焕芳更是关怀备至。一名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平日里大家都将这位和蔼亲切的老人称作婆婆老师,并将其当做自己的亲人。
【同期声】学生 刘佳佳 我们叫袁校长婆婆老师,因为婆婆老师既像一位婆婆一样关爱我们,又是我们的老师。我的妈妈跑了,来这里的时候老师听说我的情况,老师让我一直留在学校,我只缴了100元的学费,其余的都是蒋小飞叔叔(袁焕芳的四儿子)和袁老师他们资助我的。
【同期声】学生 刘秋玲 我的成绩也不是很好,但是这里的老师不像别的老师那样又打又骂的,而是细心地教导我们。
记者 曹多然 向丹 重庆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