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APP

中新视频

中新网

巢湖生态治理十年:从荒滩到绿色湿地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1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解说】朴素的着装,黝黑的面庞,虽已到花甲之年,但走起路来依然精气神十足。画面中的人叫方彪,是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他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地检查着绿化工作。

  【解说】位于安徽巢湖沿岸的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于2012年正式启动建设。彼时,方彪带着20多名年轻人开启了“荒滩创业记”,当起了“园艺师”。十年来,他将办公室搬到一线,日均两万步,走坏了十几双鞋,用脚步见证着环境的变化。

  【同期】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彪

  当时这地方也是一片荒滩,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三个林子到一个园子,从一个园子到一个国家公园,从一个国家公园形成了人民的后花园。

  【解说】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蓝藻大规模爆发一直是其顽瘴痼疾、治理难点。方彪介绍说,通过综合运用科技、生态、工程等措施防治蓝藻,已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蓝藻深井处理装置3座,蓝藻磁捕船4艘,推流器等控藻设施300余个。

  【同期】合肥印象滨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彪

  对于2021年这个蓝藻治理,整个的爆发期推迟了56天。2022年整个的蓝藻,那就是讲今年几乎没有爆发,那就是微微的有一些弱藻。那就是在这些方面的话,下一步我们还在遵循这些治理的规律,我相信巢湖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美丽。

  【解说】与方彪一样,在巢湖沿岸开辟“新事业”的还有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穿行于十八联圩湿地,水丰草美,鸟儿低飞,野鸭成群。此前,这里曾是肥东县长临渔场,李家政是渔场场长,1988年工作至今,他守着巢湖已有34年。

  【解说】李家政介绍说,有着30多年养殖历史的渔场,鱼塘底泥中氮、磷含量高,容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通过筑埂建岛,铺设防渗膜,将淤泥堆放在岛的下部,岛上种植乔灌木,形成“生态渗滤岛”。植物根系吸收底泥中的氮、磷元素生长,同时也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地。

  【同期】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家政

  如果不通过生态渗滤岛的技术来消除淤泥中氮磷的释放风险,那我们周边湿地净化的水质进到(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三期里面就会被再度污染。那通过这种技术以后,我们这个淤泥释放的风险彻底化解。同时我们三期里面栽植了30多种的水生植物,使水质的净化效果非常明显,目前那个水质净化基本上都在三类以上。

  【解说】今年7月底,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完成,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介绍说,2011年安徽省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开启了综合治理征程,近十来年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湿地面积恢复较快,蓝藻总体呈下降趋势,176公里的岸线正成为民众的“打卡地”。

  【同期】巢湖研究院院长 朱青

  我们要积极实现了三个转变,一个转变从我们过去长期“一湖之治“”向流域治理的转变;第二从我们过去的水质达标变清,向我们水质有鱼有草的转变,实现我们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第三要从我们对巢湖自身的治理向保护长江转变。

  记者 储玮玮 张俊 安徽合肥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特别推荐

视频排行榜

关于我们| About us|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3042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