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太平猴魁:形若戈戟云横,味若深谷幽兰

分享到:

【寻味中华】太平猴魁:形若戈戟云横,味若深谷幽兰

2022年11月01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社安徽黄山11月1日电 题:太平猴魁:形若戈戟云横,味若深谷幽兰

  作者 万戈

  将又长又扁的芽叶入杯冲泡,待其缓慢舒展,“戈戟云横”,汤汁呈嫩绿色,并溢出幽兰花香。喝下第一口,微苦,咽下,有甘甜回味,即便连续冲泡三四次,仍有淡淡花香,这便是太平猴魁之喉韵。

  深秋时节,太平猴魁已过茶季,而在安徽省黄山市一家茶企中,翠绿的茶叶正在不同的生产线上流转,经过加工,“茶季”不断延长。

  “茶圣”陆羽的《茶经》,划出中国八大茶区,古徽州便列在其中。徽州(今黄山市)位于安徽南部,境内峰峦起伏,云雾缭绕,长年湿润氤氲,阴处深沉苍绿,显处光亮耀眼,是茶叶生长的上佳宝地。

资料图为2022年4月12日,航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太平猴魁生态茶园。 (无人机照片)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施亚磊 摄
资料图为2022年4月12日,航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太平猴魁生态茶园。 (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施亚磊 摄

  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精湛的采制工艺,遂成名茶荟萃之地。太平猴魁发源于黄山市黄山区的猴坑村,茶树品种是黄山大叶种“柿大茶”,茶多酚含量34.9%左右,氨基酸含量7.89%左右,远超普通茶树。

  “离了猴坑,便无猴魁”,因产量稀少,制作工艺繁复,兰花香气馥郁,太平猴魁盛誉海内外。

资料图为2022年4月12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茶农将采摘来的太平猴魁鲜叶进行“整形”。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施亚磊 摄
资料图为2022年4月12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茶农将采摘来的太平猴魁鲜叶进行“整形”。 中新社发 施亚磊 摄

  每年谷雨时节,穿红着绿的采茶姑娘在云山翠竹茶园中忙碌的景象,正如诗中描述:“晴天岭上荡红霞,旭日岚光透碧纱。采得春茶踏歌去,一层云雾一箩茶。”

  正宗的黄山太平猴魁,叶片平均长度约6.9厘米、平均宽度约1厘米。外形两叶抱芽,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古法工艺制作出的太平猴魁色、香、味、形独具一格,白毫隐伏,苍绿匀润,芽叶成朵,回味甘甜。制茶的过程中没有护具,制茶人要忍受炭火的高温,十三道工序凭的全是手感。”太平猴魁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说,“一个制茶班子10人,每人每天仅能制出一斤左右的干茶,一斤太平猴魁干茶需要鲜叶约1800根。”

资料图为2022年4月12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茶农正在采摘太平猴魁鲜叶。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施亚磊 摄
资料图为2022年4月12日,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猴坑村,茶农正在采摘太平猴魁鲜叶。 中新社发 施亚磊 摄

  百年来,太平猴魁一直名列十大名茶之一,方家的制茶技艺也一代代传承下来。方继凡表示,他自幼便学习植茶与制茶,不敢丢下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

  如今黄山市加快全产业融合,开启“茶企+茶农+旅游”发展模式,推进茶文化基地展示,太平猴魁茶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图为2022年10月31日,冲泡中的太平猴魁。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发 牛志伟 摄
图为2022年10月31日,冲泡中的太平猴魁。 中新社发 牛志伟 摄

  黄山市黄山区茶产业促进中心数据显示,在茶产业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今年纯手工制作的太平猴魁均价仍达每公斤2382元(人民币,下同),比2021年提高15.49%,茶农人均年收入已超15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受国家地理标志、国家证明商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四重保护的太平猴魁品牌价值已达40亿元。方继凡认为,多年来,太平猴魁的茶农们正是采摘上选优、制作上创优、生态上保优,才使得其品质经久不衰。(完)

【编辑:苏亦瑜】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