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联系电话:88387124)
有150年历史的渣打集团业务起源于亚洲。渣打员工常用“扎根深远,历史悠久”来形容这个市场。在这里,渣打凭借的不是“老资格”,而是革命性思维
“韩国是个好例子。9月份,我们已开始在那里拓展个人银行业务。”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戴维思脑海中的“渣打亚洲版图”一直在不断延展。
“在那些我们尚未建立强大业务据点的市场,同样蕴含着庞大的增长潜力。”这是戴维思所理解的亚洲扩张的内在动力。
尽管目前注册地仍是英国,但已有150历史的渣打集团业务起源却在亚洲。而今渣打员工常用“扎根深远,历史悠久”来形容这个市场。
亚洲人的俱乐部
“渣打一直与亚洲关系紧密,有150年历史。百余年来,我们从未离开过中国,并目睹和见证了这里的经济发展和变迁。”8月末的一个下午,渣打银行董事及大中华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对本刊这样说。
渣打集团仿佛是一个亚洲人的俱乐部。据了解,2002年,渣打集团共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聘有约2.9万名员工,其中英国的平均雇员人数为1098人,其余大部分在亚洲,仅香港地区的员工就近4000多人。另据该集团介绍,渣打整个集团35%的管理人员为亚洲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大银行纷纷调整了策略。许多大牌银行开始在亚洲市场“收手”,就连长期盘踞在亚洲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汇丰控股也开始重新将大部分资源转入欧洲和北美市场。此时,王冬胜却离开花旗银行加入渣打集团,并跟随原渣打集团主席祈泽林独辟蹊径:加速渣打成为亚洲重要国际银行的计划。
亚洲这一役,为渣打集团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到今年8月,渣打集团新任主席斯德森自豪地说:“我们在亚洲独占鳌头,稳居领先地位。”
“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资金现已渐渐流回亚洲区。现在更是一个调整和抢攻的好机会。”渣打一位高层说。
“缩手”香港市场
香港市场对于渣打集团可谓重中之重。渣打集团1859年开设的第一家分行就在香港,3年后,该行获香港发钞牌照。至上世纪90年代,香港业务几乎占渣打全球业务近一半。
1998年,渣打集团收入净额比1997年多25亿港元,达到了304亿港元,仍是香港业务做出了大部分贡献。然而,2001年始,由于香港失业率上升,个人破产个案问题严重。渣打意识到在新一轮的抢攻中,“均衡”显得更为重要。
针对处理香港的问题,渣打调整了香港战略同时发展亚洲其他地区业务:收紧贷款批核条件,减少无抵押贷款的发放,制订了提早发出警告的机制。同时香港信用卡的销账期也由150天逾期缩短到120天逾期。
香港原本是渣打业务最大的单一市场。但2002年其个人银行业务的盈利被新加坡超过。
“这是好事。五六年前,渣打原先对香港依赖很大,业务占全球业务收入的40%多,现在新加坡、印度、中东上升都很快。我们的业务发展平衡了很多。”王冬胜说。
据介绍,目前渣打的亚洲市场地域分布由中东一直延至韩国。
印度及中国赋予了渣打最大发展机会。渣打现为中东及南亚区大多数国家的最大型外资银行。目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印度每年可为渣打带来逾1亿元盈利。
圈地新方式
均衡发展的同时,抢攻展开收购是渣打在亚洲发展的新方式。
“渣打也会收购?”1999年初,渣打集团在印尼收购巴厘银行失败后,许多业内人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然而就在一片怀疑声中,渣打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行动。
1999年9月,渣打击败竞争对手花旗集团、汇丰控股和新加坡大华银行,斥资3.1亿美元,买下总资产达16亿美元、在泰国拥有67家分支机构的泰国Nakornthorn银行75%的股权。
这同样让一些人诧异,因为多年来,渣打很少这么做,而且当时它正相继出售或关闭自己的非核心业务。给人的感觉是,它正处于防御阶段。
此后渣打又拿出13.4亿美元购入总资产达70亿美元的著名国际银行Grindlays,从而成为在印度、巴基斯坦领先,在斯里兰卡和阿联酋排名第二的国际银行。
2000年8月,渣打收购了美国大通银行在香港的零售银行及信用卡业务。据说,渣打以约13亿美元竞投大通业务,是竞投的5家银行中出价最高的。
事实上,渣打银行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就一直在抓住时机扩充业务,先后收购了瑞士银行(UBS)除瑞士本土以外的环球贸易融资业务、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CB)在新兴市场的结构性融资业务,黎巴嫩Metropolitan银行。
收购大通后,渣打在港信用卡领域彻底打败汇丰成为发卡量最大的银行。收购泰国Nakornthorn银行后,在当地业务发展迅猛,今年渣打在泰国业务已开始首度盈利。
“现在,渣打越来越多地通过收购行动来达到业务增长的目的。”渣打集团的高层并不掩饰自己的意图。
9月初,渣打集团表示,目标是在未来数年南韩的零售银行市场争取5%的市场占有率,作为在亚洲拓展业务的一部分。为此,渣打集团将斥资1.54亿美元收购南韩上市的KorAm Bank 9.76%股权。
2002年7月,渣打向中银香港做出5000万美元的策略投资。双方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渣打预期,这项投资将会带来一些合营及联合推出产品的商机的信贷素质。
“与中银合作,不仅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也是为了加强两行之间的友好关系。中国银行是大哥。今后,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放开,我们会把香港的渣打银行模式拿到内地。”王冬胜如此证明。
目前,渣打正在内地银行洽谈参股事宜。也就是说,它的新圈地方式即将在内地如法炮制。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吴金勇(发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