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7日电 解放军报今天刊文指出,未来,一些新概念超常规武器将会频频出现于高技术战争舞台。在汹涌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军队的数量将会锐减,而其质量和作战效能会得到空前提高。
为此,外军有关研究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经过变革的新军事或许只存在两个军种:一个是战略进攻部队,另一个则是战略防御部队,而在实际的军事对抗中新概念超常规武器将会使整个战争一改常态。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空前发展,战争规模随之不断升级,各种新式武器不断亮相。据外军有关统计,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有9种;1964年~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出现了25种;1967年、1973年、1982年和198 6年的阿以战争中大约出现了30种;而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已达到100余种。
如今,随着人类跨入新世纪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世界一些军事家又作出预言,从全新的视角来看,21世纪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将可能不再是“有生力量”,也可能并不是核武器,取而代之的甚至可能是另一些杀伤机理和概念全新的、更具危险和更加完善的超常规高科技武器,它们的突然运用将会使战争一反常态,面目全非。
太阳武器:从“神话”走向“现实”
太阳具有神奇的力量,它给地球———人类的家园带来了温暖和光明。然而,从军事发展的意义上说,以太阳作为武器早已不是什么新发明。
据有关记载,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军队包围了叙古拉市,为了打败罗马军队的进攻,当时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动市内所有妇女都带上一面镜子到码头来,在他的指挥下,妇女们用镜子把太阳光反射到距离最近的一艘军舰上,立刻那艘军舰着起火来。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加快了对太阳武器研究的步伐。
据外刊报道,1994年俄罗斯卫星曾在轨道上安装了一面镜子,镜面的反射在夜间可掠过地球,这表明今日高科技已经能够实现在数万米的太空集中镜面反射光,并使之在关键时刻显出奇能。国外有关研究表明,聚集热源中心的温度可高达数千摄氏度,足以构成毁灭性,但现实的技术还很难聚集大规模的毁灭能量。
据有关分析推测,未来太阳武器将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太阳光改变夜间地面战场条件,为地面作战提供帮助。即在夜间战场上,在有利时机把某一地区调控为白昼,从而使对方的作战部署失去夜幕的掩护,使夜视器材丧失功能,进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二是通过太阳武器改变敌方人员的生物节律,实施生理性摧毁。即利用太空反射镜等对敌作战部署实施持续不断的强光照射,进而在生理和心理上摧毁敌方的意志,使其彻底丧失战斗力;三是利用太阳武器对敌方军事目标进行直接杀伤。通过对敌目标进行强光照射,使其遭损伤或焚毁。
这种方式不但可以灼伤敌有生力量,尤其可使敌弹药库、油料补给设施或导弹发射阵地等化为乌有,甚至可使敌武器装备系统因高温攻击而降低、丧失性能或瘫痪。
基因武器:恐怖的“廉价核炸弹”
基因是一种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的物质,其中隐藏着人类生命和遗传的“密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码,如果基因发生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本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还会传给子孙后代。军事领域的基因武器就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重新排列DNA中核苷酸顺序,人为地把一些特殊的致命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体内,培育出一种具有显著抗药性病菌的新型种族灭绝武器。
同其它武器相比,基因武器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威力巨大。国外有人对基因武器与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相比较认为,粗略计算:用5000万美元建立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能力将远远超过一座50亿美元建立的核武器库。若将一种超级出血热菌的基因武器投入对方水库,顺流而下,会使整个流域的人尽数丧失生活能力,这要比核弹杀伤威力大几十倍或几百倍、几万倍。
二是不易防御,而且被伤害后难以救治。由于基因武器可以借助于水、植物、动物食品等一切媒体迅速传播,十分难以防御,一旦中毒很难破译基因密码,一般的药物及普通疫苗预防亦难以救治。
三是成本低廉,易于制造。随着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制造“基因武器”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传播途径越来越复杂。甚至只需要一般的实验室,一些简单的现代器械,几个专家级水平的人员就能制成。
四是使用方便。基因武器可以用人工、普通火炮、军舰、飞机、气球或导弹等进行施放,可以投在对方的前线战场,也可以投放到对方国土上的江河湖泊、城市或交通要地,一旦这些疾病迅速传播开来,就会造成敌方战场瓦解、后方支援和保障体系瘫痪。
五是杀伤目标可控。由于基因武器的致病菌具有人种生化特征上的差异,因此它可以只对某个特定人种有致病作用,而不伤及其他人种。也就是说,设计者可以有选择地利用这种武器对某种特定的人种进行杀伤,而不会同时伤害同环境中的其他人种,所以此种打击危害巨大。据外刊报道,某些发达国家从未放弃过对制造“种族变异病毒”的研究。
闪光武器:导演“无声战争”
目前,世界范围已研制成功的闪光武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高亮度弧光武器。这种武器能够在一定的距离上,发射出五颜六色、扑朔迷离、耀眼炫目的强烈闪光,使敌方眼花缭乱,视线模糊,造成严重失衡,并在极度的恐惧中被动挨打。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这种武器将可能会被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战武器,广泛地运用于战场。
目前,国外在发展这种武器的同时,正在考虑将其与激光武器结合使用,即在战场上每部弧光发生器所及的范围内,用激光武器同时给以杀伤。这样,在若干年后的战场上,很多重大的作战行动,敌对双方将很少再听到那刺耳的呼啸声和剧烈的爆炸声,而是无声的“激战”。
光炸弹。这种炸弹的闪光极亮,可使人致盲达1小时之久,光炸弹既可空投,也可用常规火炮和迫击炮发射。目前,美国陆军等正在联合研究光学弹药的可行性,已实验验证了各向同性辐射器和定向辐射器方案。美国海军研究的“舰船用激光弹药”,可用127毫米火炮发射,利用炸药能量产生光束可使反舰导弹的敏感光学系统致盲。
高精度武器:使点穴式作战成为可能
外军研究表明,如果把导弹的威力提高一倍,导弹的杀伤力就会提高40%,如果把命中率也提高一倍,导弹的杀伤力就会提高400%。因此,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在研制杀伤力比以前提高30—50倍爆炸物的同时,正积极研制提高武器精度的方法。
如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着手研制一种用于战术、战役和战略目的的侦察打击作战系统。这一系统的侦察部分将被安装在人造卫星上,实施打击的主要部分将是超过音速4倍—7倍的高速空基和海基巡航导弹。
这类导弹能够击中500公里—8000公里远的目标,飞行高度在30公里—60公里之间。作战时,巡航导弹借助安装在人造卫星上的观察、校正和目标指示系统,能够按预设的示意图调整速度和高度,进而准确命中目标。此外,它还能从后方击中目标,从太空突然高速俯冲射向目标。
环境武器:驾驭“风雨雷电”作战
所谓环境武器,是指通过利用或改变自然环境状态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以达到战胜或危害敌人作战行动的武器。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综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利用环境进行作战的先例比比皆是。
如据有关记载,1916年12月中旬意大利和奥地利两军为控制杜鲁末达山而苦苦厮杀相持不下,恰在此时,天下起了大雪,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山上覆盖了厚厚的白雪。待雪停之后,两支军队不约而同地用大炮对准雪峰猛轰,顿时冰块、雪块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压在了士兵身上。这一场“冰雪大战”持续了48个小时,1.8万多名士兵遭灭顶之灾,两军侥幸活下来的仅有9人。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战争中人们已有更强的能力借助先进技术更高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因素呼风唤雨,令人工灾难降临到敌人头上。就目前来看,研制中的环境武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气象型。即利用云和大气中微粒的微观不稳定性,人为地制造出暴洪、干旱、闪电、冰雹和大雾;利用风能、潮汐能和海底聚合能量等,人为地制造海啸、海浪;利用大气中垂直不稳定性,人工引起飓风、龙卷风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进而对人和生物等造成危害;
二是地震作用型。地壳中隐藏的热应力分布不均,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因此,通过人为激发即可以诱发“人造地震”。国外有关实验证明,当量为1万吨TNT的核爆炸可诱发相当于里氏6.1级地震,而100万吨TNT的核爆炸可能引发里氏6.9级地震;
三是生态型。即通过向敌方地区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的化学物质,使敌国的大地变成干燥的沙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还可以把大量的溴或氯释放到敌方上空的同温层,破坏臭氧层,使之形成“空洞”,让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到敌国地面,导致各种生物受到影响,致使敌国饱受饥荒之苦。
超常规武器还有许多种,比如微型武器用于战争可以出现“小妖”战“巨兽”的战场奇观;新型电磁武器的研制与发展,也将使战争舞台旧貌换新颜。除此之外,把电离出来的射线用于战斗中的射线武器、可令整个空间瘫痪的真空武器以及等离子体武器、失能武器等也都将在21世纪出现。
超常规武器的出现,不仅将大大地提高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也必将改变武装力量的组成和结构,届时,21世纪超常规武器在战场上的大量应用,必将推动未来的作战理论、作战方式、作战指挥乃至军队的编制体制等产生巨大变革。(车华、耿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