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理性规划“非典后期”和“后非典时代”生活

2003年05月19日 17:36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九日电 在“非典”疫情得到初步控制,触目惊心的危险正逐步减弱的时候,此间媒体十九日载文呼吁,此时特别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对抗“非典”攻坚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特别要有充分的估计,对“非典”病毒歼灭战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也特别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针对近日中国内地新增“非典”病例明显下降,人们紧张度很快回落等现象,北京媒体引述权威机构报告和专家分析指出,在各单位恢复正常工作,人群聚集会有所增加,麻痹心理可能因缺乏公共预防而导致疫情扩散,发病率再次抬升,必须高度重视。

  北京媒体告诫人们理性规划“非典后期”和“后非典时代”生活时说,人类在与疾病、灾难长期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学技术亦发展到较高水平,征服“非典”病毒应该较前容易许多,但对“非典”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分析,对“非典”疫苗的筛选、测试,以及对抗体的效果、基因测算等都需要一定时间,至少还需要三至四年,人类才有足够底气对“非典”说“不”。抗“非典”是一场持久战,目前谁也没有理由盲目乐观。迫切希望抗“非典”之役取得“速胜”是不现实也是危险的。

  北京媒体呼吁人们,把抗“非典”中养成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社会交往方式保持下去;巩固已形成的公共卫生预警机制、突发危机处理机制、政府动员干预机制、政府与社会互动机制等成果,抵御“非典”的反扑,清剿“非典”残余,在最后彻底战胜“非典”之后,继续有效地抗击可能出现的其他疫病侵袭。


 
编辑:吕振亚
相关专题:防治非典型肺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