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国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巴格达妇女连线中国记者:情况一天比一天糟(图)

2003年03月23日 21:48





受伤伊拉克平民


伊拉克平民遭受巨大痛苦

  中新网3月23日电 3月20日在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经过上百次努力,终于在北京时间当天傍晚6时,拨通了身处战火中的巴格达的伊拉克老朋友法迪梅·穆罕默德女士的电话。

  当法迪梅听到来自北京的问候声,不禁激动万分,迫不及待地表达了她的感谢之情:“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真想不到远方的朋友还惦记着我。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想你们啊……”。21日晚,记者又拨通了她的电话,她用颤抖的、带着哭声的声音告诉中国记者:“爆炸声太可怕了,我们整夜都不能入睡。”就在记者即将挂上电话的时候,远处的爆炸声竟从话筒里传了过来,法迪梅说:“听!这就是爆炸的声音”。

  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对于第一天的轰炸法迪梅是这样描述的:“美国人的第一次空袭从20日早晨5点35分开始,持续了大约40分钟,随后,又断断续续炸了3个多小时。好在空袭目标集中在巴格达南郊,而且基本上没有民房被炸毁。后来一切都平息下来了,街上连急救车的声音也听不到了。第一轮空袭结束不到几分钟,巴格达市内的各个清真寺的大喇叭里就像平日一样,传出了宏亮的伊斯兰祈祷辞,这让大家悬着的心踏实了许多。听到祈祷和宣礼声,人们又开始做日常的礼拜了。早晨8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号召人民反对美国的侵略。20日整个早晨,没有人走出家门,街道上非常安静,静得没有一点声音,一切仿佛都是凝固了。整个巴格达的情况还不算太糟。”

  可是到了第二天,当记者询问巴格达的情况时,法迪梅的情绪显然变得很坏,她说:“这里的情况很糟糕,连续三天了我们晚上都无法入睡,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听着一次又一次的爆炸声,我们感到又紧张又无助。空袭并不很频繁,差不多一、两个小时一次,就像是在和我们捉迷藏,不像1991年的时候那样密集。可是这个样子更让人神经紧张。”

  谁来拯救孩子们

  谈到巴格达老百姓的内心感受,法迪梅说,他们非常“无奈、无助”,也很“伤心”。不过,想到战争才刚刚开始,大多数人也准备好等待和忍受一切苦痛。但不少伊拉克人还是忍不住问自己,也问世界:这场战争为什么要发生?战争来临时,伊拉克又为什么这样无助?

  法迪梅说,战争会在顷刻间毁灭古老的文化,夺去无数母亲、女人和孩子的无辜生命,但现在除了我们的宗教信仰,却没有什么能够拯救伊拉克人民。特别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的童年与未来已经被这场可恨的战争摧毁了。据法迪梅讲,第一天的轰炸之后,巴格达市内的一些点心店一直坚持开着门,这都是为让孩子们感到一丝生活的气氛,安慰他们惊恐的灵魂。可是,第二天空袭过后,街上几乎没有商店开门了。

  当记者问到巴格达儿童的具体情况,法迪梅说,跟大人们比较起来,他们显得“轻松”得多。三四天前,学校停了课。20日空袭过后,他们照样在自家的房间或院子里玩耍。通过电视节目以及学校老师和家里大人给他们解释,他们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他们至少知道,如果有爆炸的声音,就是美国来袭击伊拉克了。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当孩子们听到爆炸声时,还以为是哪里在举行庆典,放鞭炮呢。可是在夜间,孩子们很难在隆隆的爆炸声中睡着,惊吓得不得了。大人只好用棉花把孩子的耳朵塞住,可是他们还是一个劲地哭闹。

  战争是无处可逃的祸

  19日,中国记者还通过电话与另外一位伊拉克朋友取得了联系。希望他和他的全家保重自己,并衷心祝福他们全家平安。这位朋友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当时的情况。他说,他的父亲在伊拉克新闻部工作,已经很多天没有回过家了,家里的其他成员都很少出门,即使是男人也留在家中。此前,他们已尽全力采购了水、粮食、药品等日常之需。

  20日,巴格达的街道异常安静,除了一些士兵把守,难得见到老百姓。不少人已经逃亡到约旦或叙利亚等周边国家去了。由于他的父亲在国家机关工作,加上姐姐的孩子患肝炎、肾炎住在医院,弟弟的夫人怀有身孕,所以只能留在巴格达。

  当记者问到生病孩子目前状况时,他几乎是哭着告诉记者:现在医院里什么都没有,没有药品,甚至连医生、护士都找不到。他还告诉记者现在他家的周围有好几个兵营,不是万不得已的情况,谁也不敢走出家门。当记者问到他们有没有可能转移到没有兵营的地方时,他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只要是有百姓的地方,都驻扎了军队,包括清真寺和学校。大家都守在家里,束手无措地等待战争。战争是无处可逃的祸事。”(张立、王文宽)


 
编辑:吕振亚

相关专题:伊拉克战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