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青岛舰 黎云 摄
远洋大考:国产装备经受风浪考验
除夕之前,编队副指挥员、北海舰队装备部部长刘庚群少将召集会议,这个会与过年无关,只有一个主题:装备。
编队三舰均为国产,青岛舰是国产第二代导弹驱逐舰,新近相继入列的新型导弹护卫舰烟台舰和盐城舰,是一对“姊妹”舰,全部国产化装备性能良好,具有较强的远海作战能力。三艘军舰在远航中能否考出好成绩,考的不仅是国防军工的水平,更是装备保障的综合能力。
那天,青岛舰并不宽大的会议室,挤进了近30人。机电、航海、观通……有军官,也有高级士官。刘庚群就想听听,持续航行中,装备保障给力不给力。而这一切,只有在远离祖国的大洋,才能得到检验。
出海前,舰队装备部门做了认真准备,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都想到了,并逐一进行了操演,还把各舰主要装备巡检了一遍。为防止被海水锈蚀,水兵们每天都要擦拭暴露的金属触点,打上黄亮的滑油。
编队还有“舰船装备远程维修技术支援”会诊系统作为支撑,可针对疑难故障,通过视频指导、电话研商、网络沟通等,远隔大洋及时会诊,实现了远航装备检测手段数字化、作业方式自动化、远程会诊可视化。
事实证明,尽管遭遇风浪,尽管连续快速航行408小时,尽管满负荷运转,三艘国产军舰表现出色,准备的预案,一个都没有用上,让大家着实松了一口气。
海军立足国产升级换代,在装备建设上走得沉稳扎实。两艘新型导弹护卫舰不用说,青岛舰本是一艘下水20多年的老舰,但中修和改造后,“脱胎换骨”,实现了综合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两个大幅提高。
刘庚群说:“我们希望装备不出任何问题,但若真有了故障,我们也不怕。”此次远海训练,编队装备组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制定完善了各种突发情况下的处置预案,全程组织实施对装备技术监测,广泛应用振动监测、红外测量、光谱分析等先进手段,把故障点消灭在未发。
不过会上,大家还是七嘴八舌提了很多意见。最后刘庚群决定,在机关开设一部装备需求直通电话:“机关要敢消极怠慢,我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