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线“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
针对社会机构防疫力量不足、疫情防控台账不清等实际困难,11月14日,北京市上线“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以下简称“团体簿”)服务。企业等机构的管理员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入“团体簿”后,可以一键快速查询机构内部人员的健康宝状态、核酸天数和疫苗接种情况。
专家分析表示,目前,我国在防疫方面存在社区强、机构弱的情况,而“团体簿”的上线,则有助于畅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防疫信息流动,从而让我国疫情防控进一步走向精细化。
理清台账
刚刚上线的“团体簿”是面向企业等社会机构的服务。据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需要注册登记后,可提供本机构人员健康状态、核酸天数、疫苗接种情况的团体查询服务,帮助社会机构细化防疫台账,做好涉疫风险核查。
北京商报记者进入小程序进行查询后发现,进入“比对登记簿”微信小程序后,会出现“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和“核酸信息比对行业簿”两个栏目。进入“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企业等机构的管理员需填写在北京健康宝所认证的手机号和证件号;认证后便可以申领登记簿。
申领时,管理人员需填写机构名称及详细地址,完成后会生成一个以二维码形式出现的登记码,管理员可以通过微信转发或线下通知等方式,将该二维码共享给机构员工等需要服务关注的人员。
随后,员工等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扫登记码,并登记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信息填报页面底部有一个小提示,向填报者说明,信息填报后将授权给所在机构进行防疫相关信息查询,包括健康码状态、核酸天数和疫苗接种情况。
信息脱敏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彭雪海曾公开表示,将严格落实《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最小化采集原则,所采集数据仅用于防疫工作。采集的信息存储在市级政务云上,采用加密存储、加密传输、脱敏展示等技术,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这一点在提示内也有体现,其中介绍,所填报信息除人员姓名外,其他信息将以脱敏形式显示于机构登记簿页面。基于此,北京商报记者加入登记簿后,从报社管理员处得知,管理员界面内,记者(即员工)身份证号码第3-14位和电话号码第4-7位均以*号代替。
此外,彭雪海介绍,为保障系统运行稳定,初期先采取每日分批次在后台与健康宝数据进行比对的方式,定期刷新向社会机构提供所关注人群的健康信息,后续会根据使用情况进一步完善。小程序内提示,目前数据更新时间为每天的6时、9时、12时和16时。
仍需扫“健康码”
有了“团体簿”后,还需使用健康宝吗?对此,彭雪海提示,该服务旨在方便社会机构,通过自主建立的“团体簿”进行日常防疫监测,帮助及时掌握团体健康状态,并不替代个人进出公共场所的健康宝亮码、扫码等应用。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经信局了解到,“团体簿”仅供企业掌握员工防疫信息使用,除前述提到的公共场所外,登记“团体簿”后,员工进入企业时也仍需扫描健康码。
值得注意的是,该服务并非强制使用,且未来将提供线上退出服务。“个人自愿加入‘团体簿’时,请您确认二维码信息内容和来源,必要时也可以和管理员联系核实,之后再进行操作。”彭雪海指出,“如果您希望从某个‘团体簿’中退出,可以和管理员联系。后续我们也会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线上退出申请服务,也会逐步简化您填写验证的内容和程序。”
并非首创
“其实,‘团体簿’并非北京首创。”中国人口学会人口健康战略传播专委会召集人梁嘉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自10月暴发新一轮疫情以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使用粤省事App中的“团体码”,帮助提升防控效率。
“这个‘团体码’其实就是‘团体簿’。”梁嘉琳表示。北京商报记者进行了解后发现,该“团体码”是面向学校、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团体推出的一站式健康管理工具。根据操作指引,组织管理者可以创建专属团体,通过微信分享链接或图片,邀请相关人员成为团体成员。被邀请人一旦同意加入团体,就意味着授权将个人的健康码状态、核酸检测信息、疫苗接种信息自动同步给团体管理者。
此外,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依托海易办平台于9月初推出“团体码”功能,经过近两个月的推广试运行,也于10月31日正式上线海易办平台。
责任主体
“团体簿”的上线是否意味着防疫主体由社区转移至企业?2021年1月,北京市曾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指出,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的“五有一网格”防控要求,即:各社会单位、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实施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等工作,守住疫情防控网底。
可见,在北京的疫情防控中,企业、村(社区)均为防控责任主体。“从统筹角度来说,是市、区、街道的疫情防控办指挥部来进行管理,具体的执行可能还是以社区为核心。”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团体簿’的上线,则在于用一定手段管理具体的企业,通过团体化的方式来了解员工的健康情况,是从企业的层面来进行疫情防控,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这一服务也在于让企业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解决信息不对称
同时,据彭雪海介绍,测试上线“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服务,在于针对社会机构防疫力量不足、疫情防控台账不清等实际困难。
具体而言,王鹏指出,将企业拉入到统筹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加有助于精细化管理。“当前,北京主要实施的是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防控管理机制,但如果把防控工作全交给社区来做,社区人员能力有限。”王鹏表示,“同时,社区不掌握企业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的情况,也就不能在企业相关事项上进行很好的管理,所以我认为这项服务是对疫情防控的精准化,是应对本轮疫情的一个有效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企业确实在防疫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在防疫方面存在社区强、机构弱,个人和社区之间的信息通达顺畅,但是员工和单位之间的信息通达相对缺少支点的情况。”宋向清表示,“企业对员工的健康情况、出行方案不知情、不了解,如果员工一旦涉疫,就很有可能在单位内造成传染,也为防控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团体簿’可以让这一薄弱环节得到弥补。”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