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国是论坛丨4.8%!揭秘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四个关键问题

国是论坛丨4.8%!揭秘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四个关键问题

2022年04月18日 20:35 来源:国是直通车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文/庞无忌

  2022年一季度,在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扭转了去年GDP增速逐季放缓的趋势。

  4.8%的增速,怎么看?中国经济的压力来自哪里?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动力又在什么方面?放眼中长期,哪些因素将助力中国经济“大船”行稳致远?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的当天,多位专家在中新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2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研判这些关键问题。

  4.8%,怎么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指出,一季度4.8%的增速在预期之内。他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会达5.5%至6%。其中,二季度是个黄金季度。

  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增速低于前两个月。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3.4%,进口增长7.5%。

  魏建国解释说,一般而言,每年4月至6月是中国外贸企业接单和发货的旺季。“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将会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发力,进口也将很快反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发展的压力,同时对目前尚未发力的消费和尚待效果显现的投资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赵锡军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则认为,一季度无论是从整体经济增速,还是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外贸等核心指标来看,中国经济走稳的趋势比较明显。一季度4.8%的增速,高于去年四季度4.0%的增速,基本接近去年三季度4.9%的增速,可以说,扭转了去年经济增速连续下行的趋势。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 宗良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则将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总结为“较大下行压力下的韧性增长”。

  他指出,当前疫情多点散发,特别是出现在较发达地区,例如上海、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这些区域一旦出现经济表现小幅下降就会有较大影响。但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仍取得较高增长速度,同时在俄乌危机冲突推高全球通胀的情况下,中国市场较为稳定,也没有发生较大风险。

  从全球视角来看,今年受疫情、俄乌危机的影响,有关机构都是不断下调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从比较来看,中国经济是“风景这边较好”。

  一季度中国经济韧性在哪?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白景明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看来,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三方面韧性: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态势良好。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高于一季度GDP增速。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1%。这说明实体经济发展稳固。

  二是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跑赢”GDP。这反映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分配结构在逐步优化,这一态势在国际上来说是很难得的。

  三是一季度中国经济环比增长1.3%。这一数据比2021年前三个季度环比增速都高,这说明经济增长的“冲劲”较强,韧性十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高凌云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在外贸方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一季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7%,已经是连续第七个季度同比正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进出口韧性强的特点。

  他还指出,中国外贸不仅仅是在规模方面保持韧性,还出现明显的提质增效情况。比如:一般贸易进出口的比重继续提升,出口机电产品增长了9.8%,外贸经营主体数量也在增长。

  中国经济面对哪些内外挑战?

  高凌云表示,当前中国外贸有近虑但无远忧。近虑主要体现为“外缩内紧”。“外缩”是指,受全球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外需面临不稳定性增加和份额被挤占的情况。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在收缩,外部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被放大。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恢复生产,开始在全球市场上展开竞争。同时,服务消费需求逐步替代货物消费需求。

  “内紧”则主要体现在产业链配置的政治化,原材料、大宗商品等为代表的供应链局部堵点,运力结构性失衡,疫情多点频发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供应链稳定产生较大压力等。

  此外,赵锡军提醒,如果美联储连续加息,“这个不断加码的压力可能会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这个影响在于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导致市场预期出现变化甚至逆转,值得密切关注”。

  他认为,还需要担心的是,如果美联储加息不断持续、甚至持续一年、两年,那么市场各方需要有心理准备:美国市场积累的高风险会不会一下子爆发甚至崩盘,这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

  宗良则指出,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疫情影响下消费的不确定性,和乌克兰危机带来出口的不确定性。在出口投资较为稳定的背景下,如果控制住疫情,增加消费,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应该在5%以上。

  中国经济“大船”如何行稳致远?

  从中长期来看,魏建国表示,中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定海神针”,更会推动全球范围内技术、资本、人才加快东移,进一步流入中国。为中国外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魏建国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有两大支撑,一是一个全球门类齐全、上下配套、规模最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二是不断增加的中产阶层和一个每年进口达4万多亿美元巨大的生产资料市场。

  从金融方面来看,赵锡军指出,一季度金融资源配置越来越均衡。金融资源的投向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化,特别是普惠金融、三农等薄弱环节增加得越来越多,配置更加均衡。

  同时,金融风险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一些相关领域风险的处置和防控持续不断推进,使整个金融行业资产质量有了较好提升,各种风险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断得到控制和降低。风险控制好了,也意味着能够有更多金融资源转向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整个经济体系本身将更加健康稳定。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耀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未来的发展要关注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集中了多种优势,如人口密度大,具有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在区位条件上,中部地区承东起西、连南贯北,交通网络发达,距周边市场半径短,物流成本低,也是我们国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核心。

  此外,从城市层面,陈耀认为,近年来,都市圈、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还在进一步提升能级,人口经济的承载力在不断增强。他强调,在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需要区分来看。在城市群内部,还是要强调集聚,尤其是中心城市集聚要素、资源,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中心城市集聚规模的扩大又能够引领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而大的经济地带之间需要协调,比如东西部之间、南北之间的经济协调。

【编辑:左雨晴】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