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安部:始终保持对枪爆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公安部:始终保持对枪爆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2022年03月24日 22:41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全国专项行动推进会3月24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化专项行动,努力取得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的决定性胜利。要强化打击措施,始终保持对枪爆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狠抓各项打击整治措施落实,推动枪爆违法犯罪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犯罪分子嚣张气焰得到有效遏制,枪爆犯罪预防水平显著提高,基础管理防控能力明显提升,为期三年的全面深化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枪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毫不动摇地坚持对枪爆违法犯罪严打严防严管严控政策,充分认识深化推进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坚定信心决心,以更加强烈的担当精神做好打击整治各项工作,坚决消除枪爆安全隐患。

  会议强调,要深化专项行动,努力取得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的决定性胜利。要强化打击措施,始终保持对枪爆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要强化主动打击,坚持线索必查、案件必破,注重全链条、深层次打击,既要坚决根除枪爆违法犯罪团伙,将涉案人员全部抓捕归案,又要坚决查清贩卖网络、贩运渠道、枪爆物品来源流向,彻底捣毁制售窝点。要强化精准打击,加强情报线索预警研判,提升精准防控打击能力。要强化合成作战,完善行刑衔接、联合执法、案件会商机制,打好网上网下整体战、区域部门联动战、传统科技合成战。要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惩处重大恶性枪爆犯罪案件,着力形成强大震慑。

  会议要求,要坚持综合施策,着力织严织密枪爆危险物品管控网络。要加强对涉枪爆危险化学品人员的教育管理,及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要加强枪爆危险化学品管控,进一步健全完善枪支弹药、民爆物品、烟花爆竹、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购买、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安全监管制度,既要减少对相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又要最大限度地清查整治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确保不漏管、不失控。要加强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网点管理,加大社会面上的非法枪爆物品清查收缴力度,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大边境一线和重点口岸堵截、查缉、查验力度,严防枪爆物品走私入境。

  会议要求,要深化重点攻坚,坚决摧毁枪爆危险化学品网络制贩链条。要督促互联网平台和运营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枪支、易制爆等危险化学品信息管控措施。要加强对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监管,推动开展实名寄递认证,推进先进安检技术装备应用,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要深化推进监管责任落实,全面落实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协同监管措施,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紧密衔接。对非法寄运枪爆危险物品的犯罪嫌疑人,要严格依照关于依法惩治涉枪支、弹药、爆炸物、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犯罪的意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倒查相关企业责任,切实堵塞管理漏洞。

  会议要求,要加强协调联动,不断提升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的综合效能。要完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和联席会议作用,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合力打击、重点整治等工作机制,完善线索联查、案件联办等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打击治理工作格局,做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要健全法规制度,进一步严格规范枪支弹药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阐释党和政府严管严控枪爆物品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开展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检举揭发枪爆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兑现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着力打好缉枪治爆人民战争。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打击整治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坚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下大力气抓部署、抓推动、抓落实,切实担负起保卫一方平安、维护一方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要加强督导检查,深化严督实导,完善和落实明查暗访、通报约谈、重点督办等工作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和失职渎职导致发生问题的,依规依纪严肃问责追责。要认真总结基层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发现、培育和推广典型经验,努力将其固化完善提升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不断巩固和拓展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果,着力提高新形势下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编辑:孙静波】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