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张勤耘落马或被部下牵连 曾想去地方从政未成功(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5月21日 07: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带着成绩说话的人”

  楚天都市报创始人、第一任总编辑杨卫平,对张勤耘来说是绕不开的人物。

  1990年,年仅20岁的张勤耘从湖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专科)毕业后,因为在大学期间的影评作品在全国获奖,他进入湖北日报社旗下的《楚天周末》担任文化记者。

  同事评价,他能写一手好影评,是报社公认的才子。对电影的热爱似乎一直伴随着张勤耘,他的诸多头衔中,至今还有一个“湖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父亲张国金回忆,张勤耘喜欢电影,跑文化口。一次,他去北京采访八一电影厂厂长王晓棠。因为从来没见过面,他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一连坚持了好多天,最后“堵”到了王晓棠。

  王晓棠接受采访后,发现这个小伙子对电影有研究,很欣赏他,还主动提出“你在北京采访,如果要用车,我给你派车”。

  张国金也是在那时候发现儿子沟通能力很强。因为非常热爱电影,张勤耘开始频频与一些影视明星接触,还曾经专访过张国荣等明星。

  张勤耘与杨卫平发生交集是在1996年。这一年,时任湖北日报社副社长的杨卫平向报社党委提出,要创办一份市民生活类报纸,改变武汉地区乃至湖北省没有市民报纸的状况。

  《楚天周末》前员工王书(化名)回忆,杨卫平的提议得到报社认可。当时准备用《楚天周末》刊号。但《楚天周末》的刊号是周报,需要改成日报,要去北京跑刊号。

  张勤耘因为经常去北京,沟通能力强,被杨卫平选中。事后,张勤耘也多次向外人讲述,自己从来没有那么苦过,每天住旅馆,吃盒饭。

  1996年11月12日,《楚天都市报》创刊。为争取来刊号作出重要贡献的张勤耘深受杨卫平赏识。几个月后,27岁的张勤耘成为楚天都市报广告部主任。

  成立之初,面对《长江日报》和《武汉晚报》的竞争,杨卫平带着手下的那帮记者坐公共汽车,逛市场、菜场、商场,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掐”出鲜活的新闻来。

  楚天都市报的创办,赶上了全国都市报迅猛发展的大潮。每天早晨,这些带着墨香的报纸送上街头都被抢购一空。创刊当年,楚天都市报的日发行量就达18万份。到2000年,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

  随着发行量的不断攀升,该报成为武汉地区暨湖北全省发行量最大的日报,阅读率遥遥领先。

  经济效益也很可观。公开资料显示,《楚天都市报》以170万元起家,1998年上交《湖北日报》1600万元,1999年上交4000多万元,2000年截至9月就完成了4000多万元。

  子报养活母报的格局逐渐形成,《湖北日报》也跟着赚了个盆满钵溢。

  时至今日,也有内部人士评价:“没有《楚天都市报》,就没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今天。”

  在同事们眼里,张勤耘是“带着成绩说话的人”。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