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韩国将向朝鲜提议举行中秋节离散家属团聚活动(2013-08-15 15:38:11) -韩朝商定重启开城工业区 保障园区绝不停工(2013-08-14 20:49:14) -韩朝商定力争开城停工不再重演 将设共同委员会(2013-08-14 19:20:52) -韩媒称平壤近一年来变化相当于过去十年变化 (2013-08-12 16:50:26) -朝鲜给开城工业园谈判加码 非军事区项目挂钩(2013-08-12 08:45:28) -韩俄六方会谈团长将于下周会晤 协商朝核问题(2013-08-09 17:05:08) -韩国统一部:希望第七轮开城会谈取得实质性成果(2013-08-09 12:12:15) -朝鲜称期待朝韩开城第七轮会谈取得积极成果(2013-08-08 19:14:15) -韩媒:朝急需用开城园区作招商范例 故提议会谈(2013-08-08 18:58:19) -韩国政府已着手为第七轮韩朝工作会谈做准备(2013-08-08 13:42:51) -专家称朝显示恢复开城园区意愿 新会谈或较积极 (2013-08-07 19:30:18) -韩同意韩朝会谈 望为开城园区发展制定合理方案(2013-08-07 18:33:19) -韩国接受朝鲜提议 将于14日举行开城第七轮会谈(2013-08-07 17:20:49) -韩国政府将就朝方开城问题对话提议发表立场(2013-08-07 17:00:42) -韩未回应朝就开城会谈提议 将内部讨论是否接受(2013-08-07 16:17:51) -朝提议与韩会谈解除开城园区停运 称保韩方安全(2013-08-07 16:11:50) -朝提议举行开城第七轮会谈 吁朝韩保证不再停工(2013-08-07 15:53:02) -开城园区入驻企业呼吁朝鲜回应韩国政府提议(2013-08-07 14:38:28) -韩国统一部决定向开城入驻企业支付经合保险金(2013-08-07 14:20:05) -韩将参加联合国对朝援助项目 规模达604万美元(2013-08-06 16:14:43) -韩或将为开城企业支付保险金 企业或将完全撤离(2013-08-06 13:00:03) -金正恩口信悼念韩国现代集团前董事长郑梦宪(2013-08-05 08:38:27) -韩称开城问题对朝忍耐达极限 敦促朝回应并赔偿(2013-08-04 16:06:36) -美国官员称若朝鲜不弃核 美不会签署和平协定(2013-08-02 09:34:31) -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时隔四年将再访金刚山(2013-08-02 09:03:30) -韩国仁川市市长称朝鲜或参加明年的仁川亚运会 (2013-08-01 13:44:28) -朝媒称如韩美强行军演 将使半岛陷于战争局面(2013-08-01 11:27:14) -韩国提议举行开城会谈 朝鲜连续四日未作回应(2013-08-01 08:56:23) -韩促朝明确表态防再停工 否则开城园区无法运营(2013-07-31 16:09:49) -韩国提议举行开城最后会谈 朝鲜连续三日未回应(2013-07-31 11:06:26)
视频 更多>>
最新消息 更多>>
各方反应 更多>>
分析评论 更多>>
  近期半岛局势大事记
  朝鲜核问题历年大事记
朝鲜青年团体在万寿台举行誓师大会 实拍韩朝边境城市坡州 日本完成东京首都圈内“爱国者3”导弹部署 朝鲜中央电视台公开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画面 驻韩美军战机频繁训练
  • 朝鲜首次核实验
  • 朝鲜中央通讯社2006年1月9日报道,朝鲜当地时间当天11时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朝中社报道说,这次核试验是“百分之百”依靠自己的技术进行的。
        报道称,这次核试验是“安全、成功的”,核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生像核辐射泄漏这样的危险。 【详细
  • 朝鲜第二次核实验
  • 2009年5月25日,朝鲜称再次成功进行核试验。朝鲜中央通讯社5月25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当天再次“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
        公报说,这次核试验是“应科技人员的要求”进行的,也是“千方百计加强自卫的核遏制力的一项措施”。公报说,这次核试验在爆炸力和操纵技术方面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核武器的威力,解决了不断发展核技术的科技问题。 【详细
  • 朝鲜第三次核实验
  • 2月12日10时57分,朝鲜北纬41.3度,东经129.0度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0公里。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外界推测或是朝鲜进行了核试验。
        朝中社当天发表新闻公报,对此进行确认。公报称,与之前不同,此次核试验用爆发力大、小型化、轻量化的原子弹,在高度水平上安全而完美地举行,已经确认它对周边生态环境没有带来任何消极影响。 【详细
朝鲜宁边核设施
    宁边核设施位于朝鲜首都平壤以北约130公里处,是朝鲜主要的核研究中心。这里拥有朝鲜唯一的正在运转的5万亿瓦核反应堆。
    20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升级。1994年10月,美国与朝鲜在日内瓦签署了一项关于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承诺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以换取朝鲜冻结核设施。此后,宁边5万亿瓦反应堆中8000根乏燃料棒被取出封存。2002年12月12日,朝鲜指责美国未履行承诺,宣布重新启动已冻结的宁边核设施。
    2012年5月17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院(SAIS)韩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称,朝鲜似乎已重启宁边核设施内的轻水反应堆建设。报告称,此次或将成为朝鲜首次从事高浓度铀浓缩活动的核试验。【详细
1991年12月31日 朝鲜同韩国在板门店草签了《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2年1月 朝鲜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核安全协定》,并同意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半岛的紧张气氛有所缓和。
1993年3月 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10月 经过两年谈判,朝鲜与美国签署日内瓦核框架协议,朝方同意冻结核设施,美方牵头成立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朝方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以弥补朝方停止核能计划造成的电力损失。
2001年1月 乔治•W•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继而调整对朝鲜的政策,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威胁对朝方实施“先发制人核打击”。
2003年1月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 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在北京举行首轮六方会谈。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 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举行第二轮六方会谈,朝鲜强调只有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朝鲜才能放弃核计划。
2004年6月23日至26日 各方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朝鲜进一步明确弃核意愿,首次表示可以透明地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相关计划。
2005年9月 第四轮六方会谈达成共同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2006年10月9日 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
2007年2月8日 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2月13日,六方达成共同文件。
2007年10月3日 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
2008年6月27日 朝鲜炸毁其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冷却塔。
2009年4月29日 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说,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不就侵犯朝鲜自主权的行动“赔礼道歉”,朝鲜将再次进行核试验和试射洲际弹道导弹。
2009年5月25日 朝鲜中央通讯社称,朝鲜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
2010年4月21日 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不会承认朝鲜为核武器国家,同时敦促朝鲜重返六方会谈。
2011年3月15日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表示,朝鲜将无条件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且不反对在六方会谈中讨论铀浓缩问题。
2012年2月29日 美国确认朝鲜同意暂停核试验、暂停宁边核设施铀浓缩活动及暂停发射远程导弹,明确表示解决朝核问题取得“有限但重大”进展。
2013年1月24日 朝鲜宣布将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瞄准“宿敌”美国,并表示中止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
2013年2月12日 朝鲜宣布成功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朝中社当天发表新闻公报,称该核试验是针对美国粗暴侵害朝鲜合法、和平的卫星发射权利的敌对行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而采取的实质性措施的组成部分。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在北京举行首轮六方会谈。[详细]


    2005年9月,第四轮六方会谈达成共同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详细]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各方举行第二轮六方会谈,朝鲜强调只有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朝鲜才能放弃核计划。在此基础上,朝鲜提出“口头对口头”原则作为第一阶段行动措施,即朝鲜冻结核武器计划,美国相应放弃对朝敌对政策。[详细]
    2007年2月8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2月13日,六方达成共同文件。[详细]
    2004年6月23日至26日,各方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朝鲜进一步明确弃核意愿,首次表示可以透明地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相关计划。 [详细]


    2007年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的共同文件。根据文件,朝鲜应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全面申报核计划;美国根据朝方行动并行履行其对朝承诺。[详细]
最新消息 更多>>
各方反应 更多>>
分析评论 更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