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赶不上老的快!中国古籍仍面临修复人才不充足问题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3日 1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古籍文献记录着中华浩瀚辉煌的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加大古籍保护力度,但因岁月侵蚀带来的各种损害,亟待保护的古籍数量过大,古籍保护仍存在修复赶不上老化的速度难题。

  【解说】近日,记者来到辽宁省图书馆内的国家级古籍保护中心,看到三、四名修复师正对一页页残破不全的古籍进行精心修复,用双手小心翼翼地复原出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同期】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 王斌

  急迫性就是有的(古籍)絮化得已经拎不起来了,一拎要全部碎掉了,或者是你一个深呼吸它都能飞了那种。这种再不修已经不行了,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本古籍就消失殆尽了,(要)跟时间赛跑。

  【同期】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专家 刘冰

  明清以后基本上大部分都用竹纸刷印的,酸化、脆化的比较严重。在南方尤其气候潮湿,书籍生虫、霉变这种状况也比较普遍。加之现在古籍保护人员,尤其古籍修复师不是很多的,这样造成修复工作非常困难。

  【解说】辽宁省图书馆是国家首批重点古籍保护单位,馆藏古籍文献61万余册,目前仅有8名古籍修复师。据介绍,一名较为熟练的修复师每年平均可以修100册左右,古籍修复速度远远赶不上古籍折损、老化的速度。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目前中国有1000多万册古籍亟待保护,但目前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全中国仅1000余人。

  【同期】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 张志清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古籍保护的专业,就是学科是在这方面立起来,科班出身的古籍保护人员发挥作用,这个一方面我们觉得还不是非常够。

  【解说】据介绍,2007年,中国提出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后,已有2000万册古籍得到保护,300多万页古籍被抢救性修复。目前古籍修复人员从2007年的不足100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人,古籍修复技艺得到传承的同时,科技手段已经融入到古籍修复当中。

  【同期】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 张志清

  需要在各个高等院校里,建立古籍保护的专业,通过这个专业培养,来让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古籍修复师)已经达到了1000人的样子,就是非常好的古老的古籍修复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有非常好的实验设备,就是从科学修复的角度来进行修复。所以比过去单纯从技艺的角度来修复,应该是提高了相当大的一个层次。

  记者 禹瑞斋 沈阳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