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一个英雄的诞生
专访导演路奇等主创人员 揭秘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幕后故事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东方的荷马史诗”“世界唯一的活态史诗”“西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诞生于千年前的雪域高原、由藏、蒙民族共同创作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下称《格萨尔》史诗)拥有2000万字的浩瀚内容,如何用100分钟的时间讲述这个故事?近日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国产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的导演路奇、编剧王运生、人物设计陶冲接受《中国新闻》报专访,揭秘他们将这部世界最长“活”史诗搬上大银幕的经历。
史诗之“重”:流传千年 仍在生长
2015年的夏天,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引爆票房。国人耳熟能详的“西天取经”故事被浓缩成90分钟“历经磨难找回自我并拯救苍生”的英雄成长史。导演路奇看过后灵光一现:他一直想拍的“中国人自己的英雄”格萨尔王,也可以用动画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
时间回到1987年,路奇因为拍摄一部电影到西藏采风,回程时经过四川德格——传说中格萨尔王的故乡。他慕名前往德格印经院,想从那里保存的木版印刷画上汲取艺术灵感。看到精美绝伦的版画后,他大受震撼,也第一次知道了格萨尔王这个英雄人物。
路奇在德格住了五六天,天天去寺院看版画、赏唐卡。他心中冒出一个念头:“格萨尔王的故事太精彩了,要是拍成电影,一定非常好看。”
从孵化影视IP(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诞生于藏族部落社会时期、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格萨尔》史诗无疑是一座富矿。作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注:另外两部为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格萨尔王铲奸除恶、降妖伏魔的故事经过了上千年的打磨,其中包括个人成长的“小情”,也有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建家园的“大爱”;有众多形象丰满的人物,精彩的戏剧冲突,也有清晰的剧情主线和丰富的细节枝蔓。
但从改编的角度来看,这部“东方的荷马史诗”影视化难度极大。其120部、100万诗行、2000万字的内容载量,超过包括荷马史诗在内的世界五大史诗字数之和,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充实和创新。这样一部“活”的史诗,应该如何改编?
路奇的想法是:拍成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成了他从业40多年来的首部动画电影。这个让他魂牵梦萦35年的故事,在经历了约5年的筹备和打磨之后,今年即将在国内公映。
在路奇看来,和很多中国传统神话里神仙不同,格萨尔王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他的喜怒哀乐和现实紧密相连,他完全融入了这片土地——这是他最可宝贵的地方”。
动画之“轻”:邻家少年 赛马称王
《格萨尔》史诗被称为“西藏民俗文化的百科全书”,如何将这部百科全书以及“世界最长史诗”拍成100分钟的电影?
路奇说:“制作动画片需要由繁到简,将本来复杂的东西简化。”他把“简化”工作交给了编剧兼制片人路武楠,后者找来多年好友王运生一起操刀剧本。
王运生接受《中国新闻》报采访时介绍,《格萨尔》的结构可分为“天神降临”“赛马称王”“四方征战”“回归天国”四部分,电影选取了截至“赛马称王”的这部分内容:少年觉如与母亲遭诬陷后远走他乡,在新的部落,觉如学会了降妖伏魔之术,并在为母寻药和抵御魔族的磨炼中逐渐成长为旷世英雄“格萨尔王”。
接手这部电影的编剧工作后,王运生翻阅了大量资料。“史诗内容是海量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电影要选取其中最打动人心的元素,展现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所以,改编时最重要的是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
如何写出英雄的“血”与“肉”?王运生的看法是,“格萨尔王是天神下凡,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但电影中‘生而全能’的主人公会和观众产生距离感。所以剧本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设置得充满艰辛,并适当弱化一些,让他像邻家小伙伴一样,既可爱又励志,观众才更容易与他建立情感连接”。
王运生认为,此次改编最大的挑战,是既要获得熟悉格萨尔王的观众认可,又要让不熟悉格萨尔王的观众喜欢。因此,改编时首先要做到尊重史诗故事,其次要在细节上准确地还原藏族的民俗。
为此,制作方找来专家学者帮忙把关细节,并在改编时加入冰山雪莲、藏红花、佛手参作为“雪域三宝”来串联故事情节,既有藏族特色,又增加了神秘感。王运生说,“我相信这些内容可以得到那些了解格萨尔王的朋友的认可”。
文化之“美”:深植雪域 画风独有
路奇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担任美术设计,参与拍摄过《末代皇后》《武则天》《康熙王朝》等历史大戏,曾凭借国内首次电影、电视剧“套拍”的《杨贵妃》《唐明皇》获得金鸡奖和飞天奖的最佳美术奖。当导演后,他拍摄了弘一法师传记电影《一轮明月》、神话剧《妈祖》、战争剧《东方战场》及年代剧《一代洪商》等,对现实题材和神话题材都驾轻就熟,对于美术设计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创作格萨尔王的动画电影时,路奇带领制作团队赴西藏采风,经过反复研究,选择了藏族传统艺术唐卡的美学风格作为影片的“底色”。
“唐卡的风格最适合,因为它与这个故事的根系都深植于同一片雪域高原。”路奇说。
以独特艺术风格闻名业界的漫画家、设计师陶冲负责本片的角色设计和道具设计。他向本报记者回忆创作过程时笑称,“一开始导演让我们去采风,我还想去不去都行,不去我也能画出来。但导演说必须去”。
一到藏区,陶冲就被纯净的美景所震撼,庆幸自己还好来了。“那些图腾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些用牛角制作的乐器带来的听觉感受,那些纺织品的触感,印刷品的油墨气味……这一切到当地才能真切体会到。它们的美妙无法言说,根本不是在网上看照片能感受到的”。
当地唱经人唱诵的格萨尔王故事让陶冲印象深刻,“光一个马鞍就能唱三天三夜,因为有太多美好的形容”。
在各方支持之下,制作团队最终呈现的成片让路奇感到满意。“这部电影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开创了自己的画风,开创了自己动画语言。当然,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这种开创是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获得的。如果没有文化土壤,我们不可能创作出这部电影。”
(完)
文化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21日 17:08:34
- 2024年11月21日 16:00:12
- 2024年11月21日 15:41:44
- 2024年11月21日 11:27:08
- 2024年11月21日 11:26:34
- 2024年11月21日 11:14:42
- 2024年11月21日 09:10:14
- 2024年11月20日 16:49:28
- 2024年11月20日 13:22:41
- 2024年11月20日 1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