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电影感+年轻态 京港联手打造舞台剧《两京十五日》

电影感+年轻态 京港联手打造舞台剧《两京十五日》

2021年10月22日 2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电影感+年轻态京港联手打造舞台剧《两京十五日》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中新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四个人,十五天,两千两百里路……由香港著名导演高志森执导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2日晚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

  很多电影观众对“高志森”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电影《纵横四海》《家有喜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南海十三郎》都已经成为经典,近年来《长恨歌》《喝彩》《搭错车》等舞台剧也是出自其手,精品迭出。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出品、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并总制作、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出品、北京中演四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制作、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联合制作,同时邀请了香港春天实验剧团提供制作支持,可谓汇聚了京港两地的优秀戏剧人。

  马伯庸的原作《两京十五日》篇幅近70万字,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剧情发展也峰回路转,需要把这些都浓缩在约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高志森对此是先抓重点再取舍,剧本直接压缩到了4.8万字——从改编一开始,就是用电影分镜头方式来发展舞台剧的故事。

  “区别于传统舞台剧,我会以充满电影感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在舞台上展现出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还会使用舞台投影去做切割和转场,甚至有一场戏演员不下场,全场就会有四个时空。这就令场面的组合变得更具戏剧性和冲击力,也使节奏更加紧凑。”他说。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高志森坦言,身为一位香港导演,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可以继续体现香港文化的两点特色:香港有着中西文化交汇的特点,同时也有着传统与前卫交汇的特色。

  事实上,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转场基本不用黑灯和换景,但这样也对演员的要求更高,因为舞台投影变化的瞬间就实现了转场,演员可能就需要呈现一个迥异于此前的状态。

  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吴定缘的是肖顺尧,是第一次出演舞台剧,对这个角色也充满期待,“舞台剧要求节奏精确,而且不能有差错,所以不断进行排练,虽然过程很磨人,但整个演下来又会觉得痛快淋漓,感受到舞台剧独有的魅力。”

  “年轻态”是贯穿该剧的一个核心创作理念,出品制作方希望年轻人能够走进剧场,通过观看舞台艺术获得对美与历史的感悟,这也是选择改编马伯庸作品的根本原因。原作者既是一个历史研究者,也是一个流行文化的深度参与者,这样的背景使他的文字更能在保证历史严谨性的同时,也能抓紧年轻人的喜好,创作出受到年轻人喜爱的作品。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剧照 中演院线供图

  这部被称为“大明版极速挑战公路片”舞台剧,对场景的变换、舞台的多重空间感要求极高。多媒体设计王梓楠就从专业出发给出了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几乎全程覆盖的多媒体运用,灵活巧妙的设计给这部剧营造出了现场“大片感”,为观众奉上身临其境的精彩体验。

  该剧制作人吴珊雅表示,舞台剧《两京十五日》荟聚了京港创作力量,构建艺术京港线,力图打造制作精良的作品,树立历史文化类舞台剧的新标杆。

  对于未来,高志森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经济和消费几乎相当于一个法国,今后可以不用再讲香港电影和舞台剧,可以说大湾区表演艺术,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成熟产业,因为这里既有优秀人才,又有充足市场。香港在表演场地不足的问题上迟迟未有解决,没有场地的配套(硬件)是很难发展作品(软件)的。因此大家要把眼光放长远,七千八百万人口的大湾区将是未来发展的希望。”

  据悉,该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演出将持续至10月24日,随后展开全国巡演,并拟于明年赴港澳地区演出。该剧同时也是中演院线“新精典IP工程”首个由总部直接操盘制作的剧目,通过对精品原创文学IP的挖掘、孵化与运营,打造精品舞台剧。这一工程将开展青年艺术创制作人才扶持、新锐舞台剧演员的培育工作。(完)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