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烂片横行:缺文化内涵缺创作缺市场运作(2)
行业之痛: 乱象丛生 恶性循环
在轻松写意中感受那么一点所谓的“真情流露”,也许这就是作为这个时代的观众的唯一期待。
——学者周濂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产电影面临的危机:重导演、宠明星、轻编剧。这样的状况实际上体现出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并不成熟的现状。导演冯小刚曾在微博上“撒娇”喊累,于是就出现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股票波动的情况。这也正如导演车径行所说:“中国电影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影视公司只靠一两个导演拍片,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某导演一句话而股价飞涨是很不正常的,表面上是上市公司,其实还是作坊。从小作坊到工业化,是中国电影必须要走的路。影视公司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资源体系,才能构建合理的影视生态。”
不仅是影视公司依赖大导演,国产电影市场基本上也是依赖大导演、大明星的号召力,正是如此,明星片酬飞涨导致电影制作大部分资金用在了支付明星的高额片酬上。一些制片方对影片质量不高给予的借口即是:资金在付给了明星之后,用在电影制作上的很少。然而仅靠明星撑起一部缺乏基本故事逻辑的影片毕竟不是赢得观众、获得口碑的关键。
而针对编剧地位被轻视的问题,著名编剧王兴东表示,一是大多数制片方不愿花成本提升剧本;另外,多数编剧越来越少深入生活,而是闭门造车,改编、翻版的电影越来越多,自主原创的故事越来越少。这样想当然的电影离观众越来越远,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然而电影行业正陷入这样的怪圈:想当编剧的人越来越少,想当导演的人越来越多,想当明星的人越来越多。电影只赚快钱,忽略了创作的基础,烂片成常态,恶性循环无法避免。然而观众期待的电影仅仅是大导演、众明星、流于表面的奇幻故事能做到的吗?
教育之痛: 跟不上的基础教育和理论研究
中国电影面临的问题,就是中国电影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为电影找到中国的表达方式,这需要学术界和电影家们的共同努力。
——学者祝晓风
作为一名电影专业教师,陈山告诉记者,目前对于电影人才的培养停留在应试教育上,而忽略了对电影人才的人格、想象力以及文化素质等的培养,因此会影响电影的创作生产能力。同时他表示,由于电影商业利益的驱动,学生们倾向于将职业目标设定为电影艺术家,反倒不重视电影行业中的基本岗位和电影领域的专业人才,像影视后期技术、电影灯光、美术等专业人才短缺,后继无人。
另外,陈山表示,目前的电影理论研究跟不上电影产业发展速度。对此,车径行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整个电影的编剧、制作、营销、发行、放映环节等的了解和研究,缺少文学的支持。在今天普遍浮躁的社会氛围中,电影理论的研究也许是卑微的,而潜心做学问的学者可能是渺小的,但电影的研究和文学的补给支撑起的是中国电影的理论大厦。”事实上,国内电影理论研究与产业脱节的现象确实存在。反观美国的电影学院,教学方式十分灵活,每年都在调整以适应最新的媒体发展,一所大学便能在电影某个具体领域承担研究和开发的工作。可以说,美国的大学教育成为了电影产业内容研究和开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国内的电影教育专业院校并没有做到,因而陈山认为大学教育向产业过渡应循序渐进。
相关链接
韩国电影产业振兴之路——
1998年到1999年,韩国曾经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光头运动”,抗议韩国加入WTO而将国产电影放映期减少至92天。韩国政府迫于压力决定维持当时146天的配额制度。
2006年1月26日,韩国政府为了推进与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宣布从2006年7月起,将电影配额从年放映146天缩减到73天,这次政策的调整同样引起了韩国电影界人士的普遍反对,但毕竟,从146天减为73天历经了8年,这为韩国电影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给予国产电影放映时间保护的同时,韩国政府还通过废除电影审查制度给电影创作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韩国电影审查制度又叫“电影剪阅制度”,“剪阅”是非常挑剔和严格的。被剪阅的内容有:暴力的、恐怖的、灵异的、色情的、给社会带来不好影响的、批评国家政府的等。
1998年,韩国政府废除了电影审查制度,开始建立类似于好莱坞的电影分级制度。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一级全民可以观看;二级12岁以上可以观看;三级15岁以上可以观看;四级18岁以上可以观看;五级限制放映。在电影级别的审定上,韩国政府也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信任,不仅在法律上不做具体的规定,而且将这一权利完全交给了非官方的民间组织“影像物等级委员会”。分级制度给韩国电影业真正松了绑,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不再限制,让导演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此,韩国电影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时期。
印度电影教会我们什么——
印度在2011年年产影片1200部,不仅在产量上超过好莱坞,而且,成为世界上唯一让好莱坞电影望尘莫及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好莱坞电影在印度市场所占份额仅为8%。2010年,所占份额也仅为14%左右。
宝莱坞电影一直以高产而闻名,但是出产的电影针对性很强,大部分是面对印度本土观众,高产虽然不意味着高质量,但是却可以提高一大批电影从业者的工作水平,从宝莱坞一些电影的镜头运用不难看出印度电影工业技术的娴熟和稳重。印度电影最大的特点是关注民众需求,满足最大众化的娱乐口味,很多卖座影片都讲述小人物的励志故事,具有鲜明的草根特色,情节轻松、主题积极。正是如此,这股印度电影新浪潮之风才能俘获广大观众的心。
2000年前后,宝莱坞不满足于国内的影片市场,为了打破瓶颈,开拓国际市场,推出的一系列拥有全新的制作理念、国际化拍摄手法的印度电影,这被称为“新概念电影”。逐步开始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的印度新概念电影继承了印度传统电影的民族性,同时改变了原有的弊病,为印度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