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块民国石碑见证糯米从官营到私营(图)
2012年04月17日 20:25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0)
目前石碑立在台江竹林尚书庙门口
石碑虽满是青苔但字迹难掩
□本报记者刘晓霞/文林良划/图
立碑刻字,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所记录的必定是件超级大事。但近日,在福州台江发现的一块石碑上,记录的主角是餐桌上的常客——糯米。它之所以值得进入碑刻,是因为在近百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段关于糯米买卖公私之争的故事。
石碑见证破除糯米贸易官方垄断
石碑的发现者是福州人李林洲先生,他在陪友人参观三县洲大桥下的竹林尚书庙时,发现边上有一块约1米高的石碑,中间有一道明显的裂痕。
石碑虽满是青苔但字迹难掩,横额为:福建财政厅示。碑文内容为:“撤销秫米牙勒石示文:闽产秫米,有关民食。前办官牙,业准裁撤。特再勒禁,永不设立。民国十四年三月立。”
这让他顿觉有趣,“这是一块说明糯米开放私营的石碑。”他解释,秫米就是糯米,牙行则是对古代和近代从事贸易中介的商业组织的称呼。也就是说,在立碑之前,糯米在福州属于官方垄断,只有官方指定的人才能进行销售。立这块碑的目的,正是说明当时破除了糯米的这种贸易形式,允许民间行销。
破除官方垄断,这竟然被正儿八经地刻在石碑上。这让他对这块石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石碑怎么来的?他询问了庙里的管理人员,但大家都不得其解。只知道在庙没搬迁前,这块石碑被人当做洗衣板,搬迁时有人觉得这块石碑上有字,必定有价值就把残碑也搬过来,还进行了修复,这才有了他看到的那一幕。
【编辑:张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