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张世珍:从民国少将到共和国第三十七军军长(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2月21日 14: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绥远起义,张世珍的信念:一定能成功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很快发动了内战,在内战中失去人心的国民党政府迅速就走向覆灭。至1949年1月,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相继结束,蒋家王朝的末日就在眼前了。

  北平和平解放后,董其武专程到北平与傅作义作了一次长谈,得悉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有一个“绥远方式”:“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大体不动,就是说向一部分军队暂时让步,以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后,例如在几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1月23日,董其武从北平返回绥远,分别找孙兰峰、刘万春、张世珍、赵晓峰等师以上军官谈话,通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况,并透露了“绥远方式”的内情。

  1949年1月28日上午,张世珍的独立第七师杨镇田团在换防中,与解放军部队产生误会,双方在陶卜齐车站附近发生了一场遭遇战。战斗打了两个多小时,解放军顺势占领了归绥以东15公里。

  此事惊动了双方高层,毛泽东、周恩来、傅作义、董其武立即采取了措施,缓和了双方矛盾,这对张世珍产生了很大的触动。2月11日,董其武召集孙兰峰、刘万春、张世珍、鄂友三、高理亭等20多位将领开会,征询他们对“绥远方式”的意见。许多人顾虑重重,董其武却严肃地对他们说:“绥远的前途只有3个:一是打,我们不会有比东北、华东和天津战场更好的结局。二是撤,南撤,我们不是蒋委员长的嫡系,即使撤到江南,也没有我们的好果子吃,这一点大家心里清楚;西撤,那是马家军的地盘,也是寄人篱下,如果中共大军西进,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三是和,走和平起义的道路,这是傅(作义)总所希望于我们的,也是中共决定的‘绥远方式’。”

  张世珍听了董其武的分析后,站起来坚定地说:“我们都是在傅总和董主席提携下才有的今天,我完全听董主席的。我坚信,‘绥远方式’一定能成功!”事后,张世珍说:“我为什么坚信‘绥远方式’一定能成功,是陶卜齐车站误会后,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宽宏大量,让我觉得很得人心!”

  2月底,蒋介石给董其武发来急电,令董其武率绥省军政机关及所属部队西撤后套地区,与二马(马步芳、马鸿逵)互为犄角。

  董其武与张世珍等人商量后,很快复电蒋介石:“一、绥远目前还算稳定,尚无共军大举进攻之迹象,暂时不必西撤;二、驻绥部队中下级军官多为本地人,轻易西撤,可能多有逃跑,部队难以稳定;三、即做必要的西撤准备,成立绥西行署,疏通思想,安置家属,确有必要时,可顺利成行。”

  蒋介石一看董其武不服从调动,马上变换手法:一是派出特务破坏“绥远方式”的实施;二是停发董其武部队的补给;三是派中立人员去做拉拢工作。

  董其武为了尽快得到补给,命令张世珍率独立第七师向西开到河套地区。出发前,董其武对张世珍说:“目前,我们的敌人已不在东边,而是西边。你师进驻河套后,坚守住乌不浪口和西山嘴,没有我的命令,擅自向西逃窜的部队一律予以阻击解决。同时,在关键时刻,要防止西边二马的部队向我们进攻。”

  “我明白了,请董主席放心!”张世珍知道董其武的做法是一箭双雕,立即率独立第七师进驻河套地区布防。

  警卫傅作义,张世珍的信念:绝不含糊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