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方案”:与资本主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2)
第一个报告出台
1970年7月,原纺织工业部、第一轻工业部和第二轻工业部正式合并为轻工业部,钱之光出任部长。周恩来宣布:全国重点抓轻工,轻工重点抓纺织,纺织重点抓化纤。“反正不能只靠棉花过日子。”
据顾秀莲回忆,李先念和余秋里曾称赞钱之光,“个子不高,胆子不小”。他走马上任后不久,就有了大胆的想法。
1971年下半年,钱之光提出,可以利用中国自己的油气资源,建设几个化纤基地,要搞100万吨,相当于2000万担棉花。所需的技术设备,则可以从国外引进。
对此,周恩来、李先念指示国家计委研究一下,考虑引进解决穿衣问题的化纤设备和解决吃饭问题的化肥设备。
时值1972年1月初的全国计划会议期间,分管轻工业部的顾秀莲找来该部与会代表、计划组副组长陈锦华,请他向钱之光部长汇报,并要他代计委起草报告。
陈锦华根据指示,在部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交给了顾秀莲。
按照报告提出的计划,进口总值为4亿美元。在化纤方面,拟从法国、日本进口4套装置,约需2.7亿美元。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24万吨,约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耐用方面比棉织品高几倍)。其中,“的确良”将达到19亿市尺。“城乡人民对‘的确良’的需要,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供应。”
计委将这一报告上报国务院,李先念、华国锋和余秋里联名上报周恩来。2月初,周恩来、毛泽东先后批示同意。
后来有人想挑“四三方案”的毛病。“那就查呗,我们有办法对付。一查,我们都是毛主席批的。” 顾秀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当时初步确定,把项目放在纺织工业比较发达、棉花原料短缺而人口又比较多的地区,设想建“三大化纤”: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和四川天然气维尼纶厂。后来,天津倚借大港油田的优势,想把原定在上海的项目抢过去。李先念最终拍板,在天津追加一个石油化纤厂。
2月中旬开始,轻工业部、燃化部和对外贸易部共同组成两个化纤技术考察组,分别由轻工业部合成局局长李正光和机械局局长王瑞庭负责,分赴日本和西欧考察,选择引进对象。
顾秀莲作为特别顾问,参加了由王瑞庭负责的考察组,于3月初出发,历时一个多月,考察了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多国。考察让她大开眼界,触动很大。在德国,她看到奔驰车在高速路上开到180迈。德国人从不迟到的守时观念,也让她印象深刻。在英国,她发现吃饭时没有一个盘子是不吃光的。
“看完以后就觉得,国外的经济这么发达,这么先进,我们自己必须急起直追。我当时小一点,老一辈就更这么认为了,他们是枪林弹雨过来的,他们就是为了今天这样的幸福。” 顾秀莲说。
考察组回国后,于5月份向国务院递交了考察情况和进口化纤设备安排方面的请示报告,获得批准。
由此,四大化纤项目进入谈判阶段。
谈判
1972年4月,周恩来亲自点将,柴树藩从干校被调到外贸部,主持“四三方案”的谈判工作。
柴树藩可以说见证了新中国的技术引进历程。
50年代,他任计委副主任,曾主持落实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
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开始把对外贸易和引进技术的重点转向西方。1962年,他担任化纤和化肥小组(后改名为新技术引进小组)组长,负责引进工作。但那时,主要西方国家都还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跟中国做生意顾虑重重,只能以民间的名义进行。文革开始后,这些引进项目完全停滞了。
“四三方案”实际上是新技术引进工作的恢复和大发展。
具体的引进工作,由外贸部下属的中国技术进口公司(后改名为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来落实。
41岁的英文翻译曹经纶,被从东北吉林舒兰县的五七干校紧急调回。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一个福利院的老年公寓中见到曹经纶时,他正和一群老人唱歌。今年82岁高龄的他,戴一副金丝边眼镜,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曹经纶已经3年没碰英语了。中技公司是为完成苏联援华的156项工程而专门成立的。后来,机缘巧合,原来学俄语的曹经纶转学了英语,成为公司的英文翻译,60年代参与了对西方的技术引进工作。“文革”开始后,公司解散,职工被下放到东北、河南等地劳动。1972年,“四三方案”开始实施,公司才得以重新组建,职工被紧急调回,参加谈判。
最先开始谈判的是上海项目,其后是四川、辽宁和天津项目,1972年6月开始,次年9月结束,历时一年多。
在辽宁项目的谈判中,因1000多万美元的价格分歧,中法之间迟迟未能签订合同。1973年9月,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亲自出面洽商。他在法国驻华使馆宴请周恩来,希望中国政府在价格上让步。他说,如果中法两国达成合作,将会轰动欧洲和世界。最终,中国政府作出让步,签订了总值达12亿法郎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