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儿称父亲不适合从政 否认其"抛妻弃子"(3)
郭庶英透露,真正提出建立鲁迅纪念馆的人,正是郭沫若。“我在新加坡演讲时有人提出郭、鲁的矛盾问题,鲁迅纪念馆的人怕我说不好,从后头跑到前头来,让我强调这个问题。”
2 应酬之作
回应:不为留名,完全是当时的需要
1966年“文革”爆发时,郭沫若表态:“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来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这句话因有“自保”之嫌,对他的声誉造成影响。对此,郭庶英解释,这一自我批判的态度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是父亲始料未及的。如果说用“推陈出新”或“凤凰在涅槃中永生”来看这句话,它是彻底的。
对于郭沫若有很多应酬之作的质疑,郭庶英说:“他是一个随和的人,我亲眼看见很多记者来访求稿,时间紧,父亲应急成稿,使大家能完成任务。面对重大政治事态要求各单位处级以上干部均要表态时,父亲为避免长篇赘述,也用诗句完成。这个事情,在那种情况下没什么利益,也无关大局,所以表态时他也写几句诗,不是为了留名,完全是当时的需要。”
3 抛妻弃子
回应:“完全是不公平的”
1937年,郭沫若与日本妻儿不辞而别,离开日本归国抗战,此举被很多人定为抛妻弃子。郭庶英回忆,1948年,在香港她第一次见到了郭安娜。“她到香港看到我母亲,当然很痛苦、很茫然,在夏衍做思想工作下,她也没有多说什么。”“1937年,父亲穿着和服睡衣,晚上跟孩子们吃完饭,走的时候吻了安娜的额头,到船上才有人接应他,换了衣服回国。在那种情势下,他不可能说,因为一走漏风声就被抓。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单线联系,当工作需要你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人情。说他抛妻弃子,完全是不公平的。我认为,一个男人投身于革命事业,只要革命事业需要,也可以有新的选择。”郭庶英说。
4 扬李抑杜
回应:“这种看法是狭隘的”
1971年,郭沫若暮年创作《李白与杜甫》,其中“扬李抑杜”被批为迎合毛泽东之作。对于这一发难,郭庶英说,父亲从小就喜欢李白,毛泽东也喜欢李白,这就是迎合吗?这种看法是狭隘的。“他要是迎合毛泽东,犯不着给毛泽东改诗词,毛泽东发表诗词之前手稿让郭老改,他就改了。他也没有完全否定杜甫。”对于父亲在连丧两子的1968年之后撰写这部书,郭庶英说:“在当时,他自己能够把两个伟大诗人摆出来评述一下,就够不简单了。当时谁在那儿做学问?还有自己那么大的观点。他考证李白的出生地在巴尔喀什湖碎叶城,为了李白的出生地,他跟苏联争论版图问题。一般人一本书能吃一辈子,何必去惹是生非?他真的是生命不息,创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