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儿称父亲不适合从政 否认其"抛妻弃子"
今年适逢郭沫若诞辰120周年。郭沫若一生在文学、考古、书法、革命、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地位。在他去世后,数十年来,人们对他的研究从未停息过,并且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近日,记者专访了郭沫若女儿郭庶英,她深情回忆父亲的生前往事,不回避记者的尖锐问题,对当前一些对郭沫若的贬评也一一作出回应。
文/本报驻京记者 谢绮珊
忆父亲:
脚先下地天生“反逆”
郭庶英已年届72岁,是郭沫若和于立群的长女,与郭沫若一起生活了38年,在她的兄弟姐妹之中,时间可谓最长。
她率真敢言,谈起父亲郭沫若,她说:“我越来越觉得父亲是很不容易的。从前我也不觉得他多伟大,因为我们在经历、学术、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上差距太大了。”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区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里。
对于父亲的性格,郭庶英说,他是天生“反逆”,他说过自己出生时不是头先下地,而是脚先下地,自此走出一生作为反逆者的第一步。
1912年,郭沫若“反逆”了父母亲的包办婚姻,离开父母择婚的张琼华。在曾留学日本攻读法政的长兄郭开文的支持下,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到日本求学。在日本,郭沫若与同学成立“夏社”,进行爱国反日宣传。1921年,与郁达夫、张资平、田汉、成仿吾等成立“创造社”,呼唤“猛把黑暗劈开,地狱已倒坏”。
两次伤寒导致耳背重听
郭庶英说:“很多人知道父亲耳背重听,但并不知道他重听到什么程度。实际上父亲右耳几乎完全失去听觉,左耳只有微弱的听觉。”
郭沫若的耳聋是两次患伤寒高烧导致听神经受损而造成的。一次是在1908年读中学之时,另一次是1927年12月患上斑疹伤寒,此后一生深受耳疾困扰。
耳疾无阻郭沫若日均千字,他一生著述数千万字。郭庶英说:“父亲是通过艰苦的努力而获得丰硕成就的,每当父亲写作的时候,妈妈都不让我们打扰他。而且每次都在父亲桌上摆上他爱吃的小核桃酥,配另一种小甜点,父亲写作时总爱吃甜的东西。”
尽管因事务繁忙和严重耳背,郭沫若与子女的谈话机会不多,但郭庶英还记得抗战期间在重庆时,“父亲抽时间带我们郊游,在水里捞小鱼;在家里他有时趴在地上做马,让我们骑在他背上绕着屋子爬;爸爸还和我们捉迷藏,带我们去看戏……”
“那时,重庆几乎天天空袭,我们一听到警报响就拼命往防空洞里跑,有时回去叫父亲。一次,只见他还沉稳地在工作。等警报解除了,他还没动。他是太专心忘了去防空洞,还是摸着规律了?总之,他不慌张。”
妻子激发创作灵感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是包办婚姻的张琼华,她一直在老家守了68年,坚持在郭家照顾老人。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与郭安娜相爱结合,育有四男一女,《女神》等早期诗作正是因郭安娜而作。
“她对中国革命有贡献,父亲跟她结婚以后回来参加北伐和南昌起义,她没有反对父亲,坚定地支持父亲的革命工作。在1937年父亲不辞而别、音讯全无之后,她受到了日本宪兵的拷问和追查,她的生活是很困难的,但她的几个孩子都很正派。”
“郭博(安娜二子)说过,在家里其实不是我爸厉害,是我妈厉害,她是日本武士家庭出身,性格很暴烈。他还跟我说了一个笑话:我妈看到房梁上有一只蟑螂,一刀‘啪’的飞过去就把蟑螂杀了。他还说,在家里父亲不怎么发脾气,脾气不好的是我母亲。”郭庶英说,“在那么动荡的年头,他们相处20年是不容易的。父亲对安娜的感情还是很深的,他在《蔡文姬》这部历史剧中,也寄托了对安娜最真挚的怀念。”
1938年,郭沫若与组织上派来照顾生活的于立群结合。
对于父母的结合,郭庶英的理解是:“父亲大概也正是在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中国百姓的民族危亡气氛下,希望把中华民族血脉的后代留给被血染的祖国。”《屈原》中的婵娟,即是以于立群为原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