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透视:魅力不减——欧洲参展企业眼中的进博会

分享到:

进博透视:魅力不减——欧洲参展企业眼中的进博会

2022年11月04日 16:42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进博透视:魅力不减——欧洲参展企业眼中的进博会

  新华社记者

  “全世界都在与中国合作!”瑞士知名酿酒企业梦莱酒厂总经理法布里斯·埃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帮助企业深入拓展中国机遇。

  第五届进博会将如期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蓬勃创新活力、巨大市场规模、高效产业辐射……中国经济的持久魅力正通过这个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吸引着不少欧洲企业竞相参展。

11月2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11月2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进博会的魅力,缘于领先世界的中国产业风向。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借助新能源赛道,中国汽车产业正实现“换道超车”,成为全球车企竞逐的蓝海。

  电动化转型是奥迪集团在本届进博会上的展示亮点。2018年,奥迪在首届进博会上发布全电动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车型,由此开启奥迪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进程。此后,该企业从未缺席进博会。奥迪集团中国市场销售总监雅基琳·哈维介绍:“奥迪将中国视作最大单一市场,而进博会是奥迪电动化转型的重要见证者和关键展示平台。”

  沃尔沃汽车也是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袁小林介绍,从2010年至今,沃尔沃汽车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了5倍,全球销量也翻了一番。“中国市场是沃尔沃汽车实现电动化转型的核心市场,”袁小林说,“通过进博会,企业展示最新产品、理念,与行业伙伴交流、沟通,这对企业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今年以来,宝马在沈阳的第三座整车工厂华晨宝马里达工厂正式开业;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举办奠基仪式;大众旗下公司斥巨资与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开展芯片设计等合作,驱动中国业务转型。

  “对于德国汽车工业来说,中国就像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博喜文说,“中国已经在电动汽车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不想错过未来科技的趋势,必须在中国发展。”

11月2日拍摄的奔驰汽车公司在进博会上展出的汽车。(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11月2日拍摄的奔驰汽车公司在进博会上展出的汽车。(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进博会的魅力,缘于激励全球的中国创新动能。

  本届进博会上,连续五年参展的西门子将宣布其数字商业平台正式落地中国市场,并携手中国伙伴共建产品碳足迹可信精算与追溯解决方案生态网络。

  “进博会是西门子展示前沿技术创新首选地,”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说,“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增长动能。”

  全球特种化工领域重要企业德国赢创工业集团4日在上海启动其全球首个锂离子电池中心,并将在本届进博会上推出3款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首发”产品。

  “我们坚持‘开放式创新’,通过共同研发不断打造更多新产品。”德国赢创工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夏赋良表示,企业再次参加进博会,正是认识到中国这片土地的魅力持续提升。

  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今年首次以集团形式参加进博会,并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集中展出贯穿碳中和价值链的创新技术和应用案例。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表示,中国拥有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吸引外企在华加大研发力度的关键因素。

11月2日拍摄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进博会展台展出的大型医疗设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11月2日拍摄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在进博会展台展出的大型医疗设备。(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进博会的魅力,还缘于巨大市场的中国消费潜力。

  连续第五年参展的宜家今年将推出多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贴近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亚洲首发”家居产品。聚焦中国市场、推动本土化战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成功。比如,上海是宜家全球首个实现100%零排放顾客配送的城市,中国成为拥有完整宜家价值链的市场。

  宜家中国总裁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庞安泽表示,中国是宜家最重要市场之一。“我们致力于在中国市场实现长期、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并面向未来持续投资。”

  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汽车、家居领域,还体现在美食、美酒等多方面,为欧洲厂商提供广阔商机。

  梦莱酒厂是瑞士国内家喻户晓的高端酒生产商,但在中国市场认知度还不高。继去年首展后,该酒厂享誉欧洲的威廉梨酒今年将第二次现身进博会。

  “进博会是瑞士公司了解中国市场、拓展新客户的最佳方式。”酒厂总经理埃尼说,中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市场”。

  进博会魅力不减,体现的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中国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

  正如博喜文所言:“中国将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向世界开放,造福全球,任何想要发展和拓展市场的企业都不能忽视进博会及其背后的中国市场。”(新华网)

【编辑:钱姣姣】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