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何颁给了这三位?

分享到: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何颁给了这三位?

2022年10月05日 15:27 来源:新京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这三个人,确实毫不意外。”

  文2646字,阅读约需5分钟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树婧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这三个人,确实毫不意外。”10月4日下午,中科院物理所原研究员、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原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丁洪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位科学家获奖也属于众望所归。

  北京时间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科学家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和奥地利科学家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将平均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47万元)的奖金。

  丁洪表示,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价值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证明了量子具有纠缠性,也就是证明量子力学是正确的,这也就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一个错误;二是他们的开创性实验,为今后量子信息技术尤其是量子通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获奖者是谁?

  阿斯佩、克劳泽、蔡林格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内。主要是因为,三人2010年就曾同获沃尔夫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在量子纠缠领域的成就,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量子信息技术建立了基础。

  12年之后,三位科学家因为其在量子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在10月4日的声明中表示,阿斯佩、克劳泽和蔡林格使用纠缠量子态进行了开创性实验,证实了研究和控制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的潜力。这一试验结果为量子信息相关新技术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现年75岁的阿兰·阿斯佩是法国物理学家、巴黎萨克莱大学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据香港城市大学官网介绍,阿斯佩以其揭示量子力学最有趣特性的实验而闻名。1982年,他对纠缠光子的贝尔不等式测试推动解决了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玻尔(Niels Bohr)之间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

  约翰·克劳泽1942年12月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知名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

  据他的官网介绍,克劳泽最出名的是他对量子力学基础的贡献,尤其是他提出的克劳泽-霍恩-西蒙尼-霍尔特不等式(CHSH)、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非局部量子纠缠的真实性,以及塑造了局部现实主义理论。

  安东·蔡林格现年77岁,是奥地利量子物理学家、维也纳大学物理学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高级科学家。

  据奥地利科学院官网介绍,蔡林格因其对量子物理学基础在概念和实验方面开创性的贡献闻名,尤其是他在量子纠缠领域的实验和理论工作广受认可。

  这项研究的价值在哪儿?

  “这三位科学家对量子纠缠的研究,最大的现实应用价值就在于推动现代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丁洪对新京报记者解释道。

  诺贝尔奖官网介绍称,当前,量子力学逐渐开始得到应用,关于量子计算机、量子网络、量子加密通信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就是,量子力学如何允许两个或多个粒子以纠缠状态存在——因为纠缠对中一个粒子的状态会决定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即使它们相距非常遥远。

  长期以来,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相关性是否是因为纠缠对中的粒子包含隐藏变量,从而“指示”它们在实验中的表现。1960年代,约翰·斯图尔特·贝尔提出了贝尔不等式,指的是如果存在隐藏变量,则大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永远不会超过某个数值。但量子力学预测某种类型的实验将违反贝尔不等式,从而导致更强的相关性。

  克劳泽发展了一个实际的实验,他的测量通过明显违反贝尔不等式支持了量子力学,也就意味着量子力学不能被使用隐藏变量的理论所取代。阿斯佩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实验,弥补了重要的漏洞。蔡林格则开始使用量子纠缠态,他的研究小组还证明了一种被称为量子隐形传态的现象,它可以将量子态从一个粒子移动到远距离的另一个粒子。

  “简单来说,这三位科学家证明了量子具有纠缠性,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一个错误,因为他是反对这一点的。”丁洪表示,“几位科学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完成了基本的实验,但到今年才基本全部完成验证。”

  他进一步指出,从具体应用来看,这三位科学家通过开创性的实验证明,量子纠缠具有非定域性,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可以在很远的距离进行超光速的传输,利用这一点,人们可以开展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的研究。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安德斯·伊尔贝克表示,“越来越清楚的是,一种新的量子技术正在出现。我们可以看到,获奖者对纠缠态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甚至超出了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基本问题。”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以利用单个粒子系统的特殊特性来构建量子计算机、改进测量、建立量子网络并发展安全的量子加密通信。

  链接:诺贝尔物理学奖小知识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提到的第一个奖项。从1901年至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已颁发过115次,其中47次授予单一获奖者,32次由两位获奖者分享,36次由三位获奖者分享。

  截至2021年,共有219位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中,美国科学家约翰·巴丁是唯一曾在1956年和1972年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者,这意味着共有218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劳伦斯·布拉格,他1915年和父亲亨利·布拉格共同获奖时年仅25岁。最年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亚瑟·阿斯金,他2018年获奖时已96岁。

  在诺贝尔六大奖项中,物理学奖是女性获奖人次第二少的奖项,只多于仅有2位女性获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截至2021年,共有4名女性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是玛丽·居里(1903年获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玛丽亚·梅耶(1963年获奖)、唐娜·斯特里克兰(2018年获奖)、安德烈娅·盖兹(2020年获奖)。

  据人民网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集中四个领域: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及光物理。但20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首次颁给了气候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其在“地球气候建模、量化气候变化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可靠预测”方面的贡献;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在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发现了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同获当年奖项。

【编辑:葛成】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