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增至8亿

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增至8亿

2021年12月04日 17:3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经济意味着什么?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4日在参加国际金融论坛第18届全球年会时对此进行了解读。

  黄奇帆指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以内循环为主,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运行将有五个新特征。

  一是中国将形成更具韧性、更有质量效益和更加安全的工业体系。中国将通过扩链、补链、强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二是中国将从高度依赖外循环国际市场转向更多依赖内循环国内市场、依赖国内经济循环体系。未来随着中等收入人群进一步增加,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三是由追求产品市场高效流通为主转向追求要素市场更高效率配置转变。外循环拉动下拼的是要素的投入程度,内循环驱动下拼的是要素的配置效率,要有深层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是随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的加快培育,单方面被人“卡脖子”的情况会有较大改变,同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也将加速形成。

  五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对GDP的占比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劳动力收入占GDP的比重到2030年预计或上升到50%,2035年以后达到52%。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预计到2035年现在4亿中等收入群体会增加到8亿,6亿的低收入群体会减半,内需消费能力将大大提高。

  他强调,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内卷”“躺平”,而是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是要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在此情况下,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也会形成各方面的新特点。

  如中国经济将从引进外资为主转变为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从扩大出口为主转变为既鼓励出口又鼓励增加进口双向并重;从沿海地区开放为主转变为沿海沿边内陆协同开放、整体开放、东中西同步开放;从关贸总协定和WTO框架下的货物贸易为主转变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从融入和适应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为主转变为积极参与甚至引领国际投资与贸易规则的制定修订。(完)

【编辑:苏亦瑜】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