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天路看变迁】因路而兴,天路“旱码头”焕新颜
中新网格尔木7月24日电 (左宇坤)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蜿蜒挺进神秘的青藏高原;上世纪70年代,高高原机场格尔木机场在巍巍昆仑山脚下落地;上世纪80年代,青藏铁路架起了雪域高原“神奇的天路”。
天路之中,有一座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高原铁路的重要枢纽—— 青海格尔木火车站。近日,记者来到这一青藏铁路的重要节点,一睹“旱码头”如今的新颜。
从70小时,到14小时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节点的开放前沿和出入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位居中国西部地理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连接甘、新、青、藏四省区“十字形”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
翻看青藏铁路的历史可以看到,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从丝绸之路到天路,格尔木这一西部桥头堡,也在不变的重要历史地位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过去从塔尔木到拉萨,坐汽车要将近70个小时。现在坐火车,最快14个小时就到了。”今年是格尔木站客运车间支部书记康涛来到塔尔木火车站的第十个年头,他也见证了格尔木站从老站房、过渡站房到新站房的变迁。
“以前人多站房小,500平方米的单层站房,经常整个候车室都是人,没有站脚的地儿。”康涛回忆说。2020年6月30日,新站房随格库铁路(青海段)的开通运营而投入使用,14947平方米的双层站房,加起来最高可容纳2500人同时候车。
如今的格尔木站,更大更智能。候车室设有8个实名制验证验票闸机以及2个人工验证验票通道,并已全面实行电子客票,旅客可凭身份证件原件通过人脸识别快速通过闸机。
不一样的“夜间车站”,连接藏地新生活
北京时间17:00左右,格尔木站里的一家超市刚刚开门,准备营业。这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营业时间背后,是格尔木站“夜间车站”的特色所在。
由于格尔木站更多时候作为中间站存在,为了确保始发站登车和终点站下车的时间都是白天,从格尔木站出发的客运车上基本都是晚上开出,18:00到隔天的09:20是格尔木站最忙碌的时间。
“而且这样旅客们在天蒙蒙亮时,还能看到沱沱河、唐古拉等沿途的风光。”康涛说。
“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正如这首歌中唱的,作为重要进藏枢纽的格尔木,也连接了太多人的拉萨情节。
格尔木电务段格尔木信号车间党支部书记张维军还记得,多年以前,自己带着二、三十个馍馍饼子,坐七、八十个小时的车去拉萨的场景。
“沿路艰苦,交通不便,电视之类大的电器都运不过来,甚至很多在拉萨的人连西瓜都没吃过。”2006年格拉线开通后,作为原单位第一批去西藏工作的人员之一,张维军亲眼见证了拉萨越来越多家庭有家电有汽车的变化。
“现在变化就更大了。去年我又去了趟拉萨,高楼雄起,瓜果遍地,要啥有啥,连我这个在拉萨待了六年的人都快认不出来了。”张维军说。
不仅是人民生活大变样,铁路设备也焕然一新。“从我们铁路的道岔设备来说,最开始用的是进口道岔,说是十年免维护,但因为高原的特殊环境还是达不到。现在我们换成了国产道岔和国产融雪装置,效果非常好,还有视频监测,人力物力的维护量都减少了太多。”
吸着氧气开火车,守护天路的通畅
在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工作,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担负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列车牵引任务,这里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处需要吸着氧气开火车的地方。
“一开车就得吸氧,不吸氧脑子有点钝。”格尔木机务段运用车间指导司机许宝平说,因为驾驶过程中会经过500米-3200米的海拔落差,除了司机要全程吸氧,他们一年四季每天出勤都要把棉袄带上。
“缺氧”是高原地区离不开的关键词。据工作人员介绍,青藏铁路上旅客缺氧事件时有发生,常常会有人“在厕所里就晕倒起不来了”。为此,格尔木站也有着全套的疾病旅客移交方案,和当地医院接洽,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救治。
暑期已至,旺季到来,格尔木站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2021年7月,青藏铁路迎来全线通车运营15周年,截至2021年6月底,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货物6834.71万吨、进出藏旅客2963.27万人次。
格尔木这座因路而兴的城市,也将再一次踏上腾飞之路。(完)
- 专题:重走天路看变迁
相关新闻: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