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智慧出行科技感十足,千亿产业如何描绘蓝图?

智慧出行科技感十足,千亿产业如何描绘蓝图?

2020年11月09日 12:0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资料图: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外景。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于11月4日晚在上海举行。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第三届进博会)智慧出行科技感十足,千亿产业如何描绘蓝图?

  中新网上海11月9日电 (记者 夏宾)第三届进博会拉近了人们与未来出行世界的距离。沃尔沃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Zenseact首次亮相中国,拿出了一台能实现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测试车辆,米其林展出的多项首发前沿产品中,就有采用实时监控和智能算法监控轮胎状态、为轮胎穿孔及时提供定制解决方案的智能自修复方案……进博会上,智慧出行科技感十足。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从1428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3022亿元,同比增速39.94%。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为6948亿元,而2020至2025年期间的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14.39%。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智慧出行论坛近日在第三届进博会举行,多位参加论坛的嘉宾为中新网记者描绘了智慧出行的未来蓝图。

  “智慧出行一定是一个会蓬勃发展的新生产业。”腾讯智慧交通副总裁施雪松认为,在新基建加速布局下,智慧交通正在成为新基建的主力军,不仅可以助力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还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中国实现“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升级。

  SAP中国高级副总裁董志刚指出,智慧出行是未来数字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中国多个城市有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封闭测试,政府对于智慧出行的政策法规较其他国家也更加前沿和创新,而中国要实现车路协同也有更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能力。

  “上海也好,北京也好,很多地方政府对于智慧出行的态度是很包容的,希望能有更好的政策来推动行业发展,比如相关税收方面可以有些支持、对特定区域特定线路规定试验区,让智慧出行可以往前走一走,为其他地方积累经验。”董志刚说。

  谈及自动驾驶,小马智行副总裁兼上海公司总经理王皓俊说,公司目前已在中美均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而根据他的观察,未来有三大要素对于打造有意义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至关重要。

  一是覆盖区域,在限定的运营区内覆盖居民区和商业区,地点多样化,满足基本的用户需求,主要解决偏短途的出行需求;二是接送点数量,可以更好的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意愿,最终仍然希望技术层面和法规层面,可以允许点对点任意点的接送;三是用户体验,确保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舒适与安全,保持车内的整洁卫生,后备箱有足够空间供用户使用,友好的车内人机互动界面,以及易用的打车应用。

  京东方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陆宽认为,智慧出行区别于传统出行,首先要解决安全、效率、体验三个问题,“一个智慧的交通系统应该最大限度地保证出行者安全、高效融合各类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给予交通参与者愉悦舒畅的出行体验。”

  他强调,智慧交通、智慧出行需要在线上线下融合、软件硬件融合等方面共同努力,其发力点在于避免各自为战和跨界经营,打通企业壁垒,核心技术深度融合,搭建生态联盟,才可以真正为整个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作出贡献。

  金融行业也能为智慧出行“护航”。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越指出,智慧保险将为精准定价、秒级定损提供了可能,助力实现更个性、更人性化的“绿色保险”,与将为客户安全出行提供了可能,助力实现新时代的“汽车文明”,同时会重构服务价值链,助力实现保险与社会服务生态的融合,形成开放、共享、智慧的综合服务生态。

  “随着图形识别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不断成熟,精准定价、职能理赔等一系列新的应用应运而生,为未来智慧出行装上了保险的‘智慧保障’。”顾越称,新技术形成的快速理赔,未来融入到公安交通部门的交通事故快处机制之中,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政府部门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道路和车辆的使用效率和城市管理的水平。

  智慧出行产业的美好蓝图要成为现实,仍要克服挑战。“纵观近几年智慧交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数据轻判断等现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赵一新说。

  他特别提醒,智慧交通在中国城市发展历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是起步和发展阶段,应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建设协同发展的考虑、加大对城市交通基本运行规律的把握、加强智慧感知手段和数据研判背后基本逻辑的建构,提升城市智慧交通的水平,切实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问题,避免片面的强化算力的提升和硬件设备的建设。(完)

【编辑:苑菁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