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2009年07月27日 08:28 来源:汽车点评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消散,但中国车市依靠国家发布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政策,不仅走出了低谷,甚至创下了新高——上半年,汽车销量首次超过600万辆,同比增长17.69%。尤其是小排量乘用车,受益于购置税优惠政策,成为了拉动汽车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回顾一下,看看在这为期半年的“销量冲刺”中,到底有哪几款车获得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占到了销量榜的前列。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第十名:
广州丰田 凯美瑞——依然是最受关注的中型车之一
价格区间:19.78万-26.98万

    在3月份之后,凯美瑞连续缺席了4月、5月的销量前十名单,终于它又在6月赶了回来,让老对手雅阁在榜单上不至于太寂寞。而且6月1.48万辆的销量也比三月份的表现强了不少。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看来凯美瑞的改款很成功,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

    09款凯美瑞的外形设计受到了时下“运动风”的影响,前脸一改原先中庸低调的形象,变得凶猛动感:中网两侧变得更为宽厚,中间的镀铬装饰条也改为更简洁的一体式设计,与中间的丰田车标组合得更有整体感;配合下进气隔栅与雾灯周边造型的变化,整个前脸构成了一副“X”型造型,视觉上更具有冲击感。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新款的外形更为硬朗动感

    在车身尺寸上凯美瑞相比“越做越大”的对手确实略有不如,但完美的车身比例让它同样拥有绝不会输给对手的优雅,无论动、静,都犹如一名绅士般从容自信。同时,155mm的最小离地间隙也决定了相比对手拥有更好的通过性,在路面状况复杂的中国,这无疑是非常实用的优势。

    虽然凯美瑞刚上市时给人的感觉非常惊艳,但到如今再来看凯美瑞的内饰,并不会给人太多惊喜:上黑下米的颜色搭配,新款以亚光饰板取代了原先的木纹装饰,配合银色金属质感的中控台。这种设计在目前的市场中已经非常常见,不过方向盘上丰富的多功能按键、中控台上排练紧密有序的控制钮,还是让人对它内部的丰富配置抱有期待。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内饰的做工只能说是中规中距

    国产凯美瑞内饰做工方面的“缩水”,是最为消费者诟病的一点。车门上单薄的用料让人对其的侧面碰撞成绩深感担忧;而板金焊接工艺也只能说是一般;车内饰的用料在同级车中也只能算一般,在一些细节部分的拼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上市多年来,旋钮上的标注依然是原先的英文,这有点让人无法接受,幸好内装的导航系统已经达到了真正的中文化。

    凯美瑞的车内空间表现也相当稳健,身高一米八的人在车内不会有任何局促感,后备箱拥有504L容积并能按比例放倒后排座椅灵活扩容,满足商务、生活需要游刃有余。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凯美瑞车内乘坐空间满足身高一米八的乘客不成问题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后备箱满足日常商务、生活需要游刃有余

    凯美瑞在动力上有2.0L与2.4L两款发动机选择,两款发动机均内置有VVT-i技术,其中所有2.0L车型均搭配的是4速自动变速箱,而2.4L车型则选择搭配5速自动变速箱。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凯美瑞全系仅提供两款动力核心选择2.0L(左)与2.4L(右)发动机

群众的选择!上半年销量前10的车型推荐

2.0L车型均搭配4速自动变速箱,而2.4L车型则选择搭配5速自动变速箱

● 点评:

    虽然有人说,老车相比新上市的车,技术不够先进、外观内饰设计也老土,处于劣势。但反过来想,也可以理解为老车经过市场考验,技术更为成熟;外观内饰的设计更为消费者认可;而且在市场口碑与优惠幅度上,也拥有着更大的优势。更适合那些注重实用的消费者。

【编辑:王峥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