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开车如何省油? 自检对照表告诉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夏季开车如何省油? 自检对照表告诉你
2010年06月24日 13:2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塞车时的急起急停更容易产生高油耗。

  近日,某日系车主黄先生反映,其原来每百公里油耗仅8L的小车,开启空调后,油耗竟飙升至11L,“喝”油之多已超出了其承受底线。当黄先生跑到维修店询问该车的空调问题才发现,原来空调使用不当是直接导致其车辆油耗居高不下的原因。

  记者走访4S店发现,随着天气的炎热,越来越多的经济车主因为居高不下的油耗,怀疑汽车质量问题。记者调查发现,排除产品故障外,影响夏天汽车油耗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空调的使用不当。此外,因天气造成心情浮躁导致的急加油和急刹车等,也白白导致了汽油的浪费。售后人员指出,在科学使用空调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增加1~2L,属于正常的范畴。下面,我们将跟随节油高手的步履,走进夏日节油的世界。

  空调篇:

  小排量车空调不宜开启过猛

  连日来,气温的急剧飙升,开空调已成为车主踏进汽车的首要动作。据佛山雄峰英菲尼迪售后负责人董少峰介绍,合理使用空调,是降低汽车油耗和保护爱车的关键。

  董少峰介绍,在太阳底下暴晒的车辆,上车后不宜立即开启空调。合理的做法是开启车窗(也可把车门打开),在不开启空调的前提下把风机调置较高档位,驱赶走车内的热气,等车辆适度降温后,再开启空调。除了恰当开启空调外,在行驶时,风机的风速应尽量调低。空调温度设置不宜太低,一般在25℃左右较为适宜。对于非自动恒温的手动调节的空调,建议关闭无人乘坐的副驾驶风口,让冷气集中在驾驶室上,这样能够有效地节能油耗。

  除了合理使用空调外,由于经济型小车发动机动力相对不足,开启空调需要使用发动机较多的能量。如果空调开启过猛,发动机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运转,这也可能直接导致油耗大增。因此,对于小排量车型而言,开启空调尤其是空调高负荷运转时,对油耗增加远比大排量车型更为明显。

  受限于汽车自身的动力条件,因此,中小排量车型在开启空调时,无论是温度还是风速的设置,都应量力而行。过低的温度设置,很可能导致空调系统根本无法达到该温度,而长期处于高强度运转,不仅耗油,甚至导致机械故障。董少峰指出,这也是经济型车被投诉空调引发油耗过高的主要原因。

  小贴士

  夏日检查空调

  系统必不可少

  空调故障可能也是耗油很重要的原因,如果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不少人会加大风速和降低温度,以达到凉爽的效果。鉴于空调将直接影响夏天汽车的油耗,车主一定要及时对空调进行保养和检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空调故障外,空调的散热网(冷凝器)布满灰尘等也会直接影响散热效果,车主应及时对冷凝器进行清洁,确保空调以良好的状态工作。

  科学驾驶篇:

  惯性行驶是节油的关键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惯性行车”省油众所周知,但在实际的调查发现,真正能用好惯性行车的车主,并不多见。记者就“踩刹车的时间和踩油门的时间”针对经常在禅城城区驾驶的近二十名车主的随机采访发现,超过半数的车主表示,踩刹车至少占市区行驶时间的1/3,车多、红绿灯多是主因。

  记者驾车在禅城的绿景路、汾江路等路段观察发现,许多在马路上行走的汽车,多数车辆刹车灯亮的时间,至少占据行驶路程的1/4以上。因为心情烦躁,车主急加油、急刹车的现象更为多见。佛山各大汽修的负责人均表示,夏季不仅小刮小碰增多,因为驾驶人急加油急刹车而导致油耗升高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频繁急刹

  是导致耗居高的主因

  频繁的急刹,是导致汽车油耗居高不下的主因。而来自具备储存动能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数据显示,其油耗比同级别的车型低40%左右,从这个侧面的数据也反映,市区综合耗油的偏高,与频繁的急刹,关系明显。

  佛山骏威龙艾普汽车担任租赁车司机的梁师傅介绍,惯性行驶是节油的关键。如何才能更好的惯性行驶,首先应对车辆的滑行距离、市区内行驶路线要有较为熟悉的了解。

  在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同时,充分利用车辆的惯性。以前面300米处有一红灯位为例,车辆速度只需提到40公里/小时,就可通过惯性滑行到路口。但不少车主在行驶时,继续加速,在接近红绿灯路口时时速已达到60公里/小时,就只好狂踩刹车,加速时的油耗就白白浪费了。

  值得提醒的,驾驶时只有在遭遇紧急情况才会大力踩刹车,在接近路口和停车都应是保持温柔踩刹车。如果你的右脚长期处于高强度的使用刹车和油门状态,那充分说明你的驾驶习惯需要及时地纠正。(罗林 张宇杰)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