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球也不怕 开车不打瞌睡有妙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熬夜看球也不怕 开车不打瞌睡有妙招
2010年06月24日 10:3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的世界杯很精彩,不少强旅纷纷诡异落马;今年的世界杯很无奈,很多精彩赛事放到凌晨2点多举办,让喜爱足球的诸多车主们爱恨交加,不知道如何处理看球和天亮后的工作问题,而对于更多的车主们来说,看了一夜足球甚至是熬眼看了多夜足球再去看车,很显然是异常危险的,一天当中有三个危险时段,即中午、黄昏和夜里,这三个时段开车更要格外小心。尽管记者搜集准备的一些小招数虽然对于防瞌睡还是有点小作用,但本报记者在此强烈呼吁,熬夜看球后,就一定不要再开车了。

  喝咖啡、茶水等提神饮料

  长时间开车,就要准备些咖啡或者茶水、红牛等饮料放到车里,在自己感到困倦时就要停车多喝点这些饮料,另外,千万记住,不要事先确定抵达目的地的时间,以防止为赶时间而疲劳驾车。因此,车主朋友昼不要长时间连续驾驶,要按照自己通常的睡眠习惯绝对休息好,合理调配好自己的时间。

  聊天提神

  在开车的过程中如果感到疲惫,又没有提神饮料和“克睡虫”等设备,此时,车内的乘坐人员就要和驾车者多聊天,尽量多讲一些好玩的或者刺激性较强的笑话给刺激驾驶员,给驾驶员提神,达到驾驶员不致因为困倦瞌睡而走神或者失控的情况出现。

  听音乐提神

  在车内只有一个人时,解困的办法就只有一种了,那就是听音乐,记者在此建议,听音乐一定要听哪些类似“迪斯高”之类的强烈节奏的音乐,因为这些音乐不会使你犯困,反而能让你兴奋,有利于正常控车。切记听一些缠绵优柔的钢琴曲之类,因为那更令人容易睡着。

  防瞌睡器

  这玩意又叫“克睡虫”———电子防瞌睡报警器,是配戴在驾驶员耳朵上的一种利用电子平衡原理工作的装置。当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可能产生睡意,头部向前倾斜时,该装置便会发出(提醒B警报声),唤醒驾驶员引起警觉,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长途旅行或在平直的公路上行车,通常会使驾驶员产生睡意,尤其是在看了世界杯之后更是如此。所以对于此类行车,我们建议使用“克睡虫”,因为当驾驶员感到有些疲劳或紧张时,它能保证您的安全。

  到服务区小睡

  驾驶长途汽车,特别是携带家人孩子同行,每天最多开车8小时(包括休息时间)。医生建议:前5小时应停车休息两次,每次 25 分钟。随后每小时停车休息10 分钟。 如果可能,最好两名司机轮流开车,每3个小时更换1次。 停车休息时,应喝一点无酒精的饮料,吃一点水果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吃,来帮助恢复精力和精神。忌吃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大大加重消化道的负担,从而使身体很快产生疲劳感,并削弱注意力。另外,如果只有一个人开车,就到服务区小睡一会再开。

  停车做醒神动作

  如果感到疲惫了,停车到安全区,然后做一系列动作也能提神。动作1是腰椎放松,打开司机驾驶室门,两手握紧门框上部,脊椎保持挺直。身体下蹲,然后马上起身,回到初始姿势。动作2是伸展腿部肌肉,打开后备厢门,将右腿放在后备厢边缘上,伸直并绷紧右腿,保持绷紧状态约30秒。然后换左腿重做。这个动作有助于舒展腿后肌和消除腰椎负荷。动作3是消除静脉堵塞,站立在汽车一侧,单手扶住汽车后门框。两腿平行站立,双脚交错上下弹跳30秒。动作4是促进身体循环系统,下车后围绕汽车蹦跳3圈,蹦跳行走时摆动双臂。动作5是放松身体,两臂上举,仿佛要抓住天上的星星。同时踮起脚尖走动,走完10步之后,上身往前屈下,同时用力呼气,感到周身肌肉都绷紧,然后放松。

  睡眠驾驶报警系统

  该系统可防止驾驶员在睡眠(意识低下)状态下发生事故。它通过监视转向操作和驾驶员心跳状态感知睡眠(意识低下)特有的现象,以判断驾驶者是否开始瞌睡。若认为是轻度瞌睡,则发声及闪亮警告灯,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如果驾驶员未觉察仍继续瞌睡,则此装置会振动驾驶员的座椅,以唤醒驾驶员采取措施。如果警告后驾驶员继续处于睡眠(意识低下)状态驾车行驶时,电子控制油门和制动系统自动停车。这对防止驾驶员在瞌睡状态下操作非常有效。这种系统可以后加装,费用还是有点高。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