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灰姑娘”能摇身变“公主”吗?
在平等的环境下,其他零部件企业便能公平地加入竞争,这也为我国汽配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空间。
上周,在反垄断的重罚下,12家日本企业为之前的“罪行”,付出了12.35亿元的代价。
可以说,发改委的重罚让其他汽配行业鼓掌欢呼,毕竟这种垄断行为已经存在10多年,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以及住友共8家企业,从2000年1月开始,便实施了价格联盟。这也意味着,这14年来,这些日本涉案企业都在中国“法外逍遥”。
受此影响,8月21日,A股汽配行业可谓是风光无限。据市场数据统计,汽配板块流入资金排名第二,为27083.87万元。根据腾讯财经的行业点评:“该行业处于中线强势状态,中期走势强于大盘,成交换手活跃。”
肯定的是,发改委重罚,必然会打破日系汽配行业的价格联盟。
业内人士均清楚,中国在整车行业有明确的合资股比限制,汽配行业并没有相关规定。在日系汽车产业链条中,往往采用较为封闭的供应系统。所以,日方可以通过抬高零部件价格,压缩整车利润,借此转移一部分利润,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并且,从发改委的处罚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对第一家主动报告的日立免除处罚;第二家主动报告的电装处罚销售额4%;协商过一种产品的矢崎、古河和住友,处罚销售额6%;协商过两种以上产品的爱三、三菱电机和三叶,处罚上一年度销售额8%。这种根据法律做出不同的处罚,将会给其他企业带来震慑。
从长期来说,打破日系价格联盟,会影响汽配甚至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因为,发改委打开日系价格联盟的缺口后,在平等的环境下,其他零部件企业便能公平地加入竞争,这也为我国汽配企业的成长提供了空间。
不过,从短期来看,中小汽配企业要加入这场盛宴,尤其是我国的零部件企业,难度还是相当大。这主要是在技术储备方面,在核心关键零部件方面难以在短时间追上日资企业。
首创证券研究院也认为,行业反垄断在短期内并不改变汽车品牌销售的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零部件的价格,直接影响了零部件行业的盈利。中长期看,国内零部件售后体系逐步放开是零部件行业的看点,对有实力的国内零部件厂商是利好。
为何如此说?这主要是现阶段我国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以及规模尚无法与国外零部件巨头直接竞争。据去年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上,美国、日本以及德国入围企业为25家、29家和21家,三国占据了榜单的四分之三。
反观中国,仅有一家零部件企业入围。目前,在汽配行业,中国有优势的企业往往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领域,包括屡次遭美国实施双反调查的轮胎以及钢制轮毂等等。在底盘技术、电机技术、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基本被国外零部件企业所控制。
总的来说,不管从哪个维度来看,发改委开出的巨额罚单,对消费者还是对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一种利好。
与此同时,在日系企业违法遭重罚之后,最近有外媒报道称,爱尔铃克铃尔(ElringKlinger)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沃尔夫(Stefan Wolf)表示,相关部门已经通知数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不允许继续独立通过设在中国国内的子公司开展业务,未来必须同中国当地企业组建合资企业以继续开展对华业务。
目前,这个消息尚未得到最终确认,在这里并不做评论。不过,一旦政策调整,实行与整车企业一样的政策,这也将会极大地刺激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将会加速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前进。
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