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幅度超出消费者预期 汽车降价不等于车市拐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降价幅度超出消费者预期 汽车降价不等于车市拐点

2010年07月30日 07:34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汽车降价风悄然掀起。7月29日,记者从上海部分汽车4S店了解到,部分汽车正在进行降价促销。“现在我们最高降价2万元,最低降价1.2万元。”昨日,某汽车4S店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8月份,我们可能会推出更大的降幅,而且,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

  降价潮涌

  事实上,目前,除了上海市场,据媒体报道,江苏和广东等地,同样出现了降价潮,且少部分降价幅度甚至超出了消费者的预期。

  不光出现降价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指数报告”也显示,第二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景气综合指数为105.7,比第一季度下降0.1点,终止了连续3个季度上涨的势头;汽车行业预警指数为133.3,处于黄灯区;中国汽车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3.5,环比下降了2.1点,但还是处于历史高位。

  此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则显示,国内汽车终端销量连续3个月环比下滑。这与去年一直以来的强劲走势有了一定的分歧。而汽车厂商那厢,国内外各大公司纷纷在今年年初扩大了自己的产能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今年7月5日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量超过销售量129万辆。该中心同时指出,6月汽车平均库存时间是55天,2月则为41天。

  此外,瑞士信贷和IHS Automotive顾问公司认为,今年下半年,中国市场汽车的需求可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并在交易商竞相清理库存时引发价格战。

  拐点到来?

  “现在的情况需辩证地看待。”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首先,汽车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降价促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去年价格坚挺、销量未降的情况反而有点反常;其次,从今年4月开始,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降价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突然出现的;再次,或许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今年年初,很多汽车厂商销售目标定得比去年高出不少,现在需要采取适度降价等措施以完成高定位目标;最后,就是季节因素,因为6月、7月和8月都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这也造成商家策略的调整。

  “因此,与其说是‘拐点’到来,还不如说是车市理性的回归。”上述分析师坦言,“同时,汽车行业同样带有周期性特征。”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同样认为,汽车业“拐点论”属于“无中生有”,“随着政策的变化,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扰动因素,但客观地说,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短期内市场的波动在所难免。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汽车市场仍处于普及阶段,总体向上的走势在这几年不会改变。”贾新光还指出,当年美国和日本汽车市场销量分别达到1700万辆和1300万辆就“再也上不去了”,这才是真正的“拐点”。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欣则从库存的角度指出,“大家的共识是库存一般在1个月至1.5个月的量属于正常水平,而目前我国一个月的产量在150万辆左右,因而相关数据显示的129万辆库存在合理范围之内。因而,这不能算作是汽车业‘拐点’到来论调的考虑因素。”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常晓村司长日前也对2010年中国汽车业出现拐点的问题进行了反驳。“中国汽车业还会在若干年内保持快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汽车的消费政策没有递减,汽车业的拐点目前还没有出现。”他表示,对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表示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则比较指出,“欧洲主要国家和日本千人汽车保有量在600辆左右,我们国家按照千人600辆计算,将来15亿人口,应该在9亿辆左右;如果按千人300辆,保有量也将达到4.5亿辆,一般城市一辆车用14到15年,大概一年销售量在3000万辆,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此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上述分析人士均认为,虽然下半年我国车市将可能比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今年全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1500万辆应该不成问题。其中,贾新光认为,下半年汽车销量仍将达到750万辆左右。(黄烨 陈偲)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