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半数不佳 车企力保年度销量目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中考”成绩半数不佳 车企力保年度销量目标

2010年07月27日 10:16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经历了去年全年和今年头三个月的高速增长后,国内汽车市场终于实现了理性回归,车市增长出现了增速减缓的迹象。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行业累计产销分别为892.73万辆和901.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4%和47.67%。纵观上半年,国内车市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

  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由于对今年车市估计过高,加上受制于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车优惠政策缩水的影响,并未实现上半年销量过半的年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选择控制产能来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但并未有企业提出调低全年目标的打算。

  车企上半年表现迥异

  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车市呈现明显的高开低走态势,除头两个月延续去年高增长外,3月份开始,国内车市已经出现了环比下降,且同比增速也持续放缓。

  上半年车市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合资企业表现稳健,大部分企业基本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半数,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和长安福特马自达等一大批车企均已达到及格线;其中,一汽大众共销售轿车超过43万辆,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54.08%;上海通用销售汽车48万辆,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56.47%;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未能在上半年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半数。

  在自主品牌中,有六成车企未能按时完成原定计划。奇瑞上半年销售31万辆,完成全年目标的45%;吉利集团销售19.57万辆,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48.9%;销量目标制定过高的比亚迪仅以约28.9万辆的成绩完成了全年80万辆销售目标的36.1%,江淮、华晨、长城等大多数自主品牌均未能达到半年线。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国家对1.6L及以下排量车型优惠政策缩水的负面影响已经在汽车市场中有所表现,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小排量车型居多的自主品牌车企。

  比亚迪公关二部经理杨昭对记者表示,比亚迪对今年车市预计过于乐观,新车集中在下半年投放,以及产能局限是上半年未能完成全年半数销量目标的主要原因。

  车企压产缓解库存压力

  尽管中汽协和中汽研两家机构对上半年汽车销量的统计出现较大差异,但在库存增加方面却基本达成了共识。只是董扬多次强调目前企业库存基本处于合理水平,而中汽研认为目前汽车行业库存已经“接近合理范围的上限”。

  据天津一汽丰田内部人士透露,天津一汽丰田旗下工厂已经调低了排产计划,加班的次数也略有减少。

  记者在走访部分经销商时发现,由于产能短时过剩,经销商销售压力陡增,已经出现了降价促销情况。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今年上半年库存增加是由于各厂商过于乐观地估计2010年市场。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各厂商销售目标总和是1734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销售目标增长率达70%左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汽大众公关部总监拱兴波表示,由于一汽大众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的销售目标,且产能调配合理,目前一汽大众库存深度 (本月底库存量/下月计划销售量)低于0.4,远低于1.2的标准线。

  车企坚守全年销量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半数主流车企并未在上半年完成半数年度销量目标,但目前并没有企业调整全年销量目标。

  一汽丰田公关室室长马春平表示,尽管上半年一汽丰田未达到年度目标的半数,但对于完成年初制定的50万辆销售目标依然有信心。

  拱兴波则认为,随着目前一汽大众各车型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以及高尔夫、新捷达、宝来1.4T、CC和国产Q5等新车型的上市,一汽大众的产品线更加丰富,预计下半年一汽大众的整体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长安铃木对下半年市场继续保持谨慎乐观,”长安铃木公关部系长李辉表示,长安铃木将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预计国家下半年还会发布相关汽车消费刺激政策,长安铃木车型基本都在节能减排范围之内,今年完成全年目标没有问题。

  杨昭同样表示,“尽管比亚迪上半年未完成全年目标的半数,但随着下半年以M6为代表的几款新车陆续投放,以及国家对节能车型补贴政策的推行,对下半年车市依然充满信心。比亚迪目前在加紧产能的提升,80万辆的全年销售目标暂时没有调整计划。”

  “市场都是相对波动变化的,从国内汽车需求看,汽车市场仍有一个长期的增长空间,江淮汽车市场逐步提升,目前还没有调整目标的计划。”江淮汽车乘用车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