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机动车以5.75万辆/月的速度增长,半年增加34.5万辆,超过了石家庄市机动车总量。目前北京市机动车总量已达436.4万辆。
这条新闻,对生活工作在北京的人来说,就不仅仅是条新闻,而是上下班路上因拥堵而逐日见长的耗时,是小区里绿地因停车位而不断地被牺牲,是楼下的道路因两旁都成了停车场而日渐变窄……
现在,用“车满为患”来形容北京真是一点也不为过了。有时真替我们这座城市担心。人口加剧膨胀着,机动车数量惊人地增长着,北京会不会最终因不能承受之拥挤而瘫痪?
这可能是杞人忧天。但是,前几天网上请求退休的大爷大妈不要上下班高峰时挤公交以减轻公交拥挤的一个帖子,引爆“老北京”与“北漂”激烈的口水战表明,北京不能再这样拥堵下去了,否则,离和谐城市将越来越远。
怎样才能根治拥堵呢?这实在是个太老旧的问题。此次机动车数据出来后,有专家提出,面对机动车猛增,建议北京应该对家庭买第二辆车采取限购措施。不少网民对这一建议强烈反对。可笔者以为,要控制机动车数量续增,限购不失为能最快见效的办法。但是,限制家庭购第二辆车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公交能确保上班族无忧。不然,在诺大的北京城,夫妻二人都上班,那就必须有一个“杯具”。
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尽管北京为缓解交通拥堵做了很多实事,如不断修路、修地铁,增加公交线路,还推行低票价鼓励人们“绿色出行”,但上下班高峰时的拥堵,换乘车的不便,等车时间过长,服务态度和质量较差,小区的“最后一公里”只有“黑车”,等等,仍令不少人把乘公共交通(包括地铁)视为畏途。
政府满腔热情地将公共交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却未被更多的人当作出行方式的优先选择,不能不说很遗憾。但这个遗憾正是对政府的最好提醒:对于作为城市重要设施的公共交通,投巨资把“硬件”优先发展起来固然非常重要;而要使它真正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还须在线路的科学设计以方便换乘、增加车次密度以减少乘客等待和拥挤、加强公交企业管理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等“软件”上,加大投入,优质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将习惯于私家车里舒适的人,吸引到至少不太受罪的公共交通上来,才能让如笔者这种不会开车但又恐惧公交的人,放弃出租车而重上公交;唯有这样,被人们调侃为“一个大停车场”的北京,才有望车流减少路面更宽,城市更灵动,社会更和谐。(林蔚)
参与互动(0) | 【编辑:陈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