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再告成绵高速 斥收费站为“权力钉子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汽车新闻

律师再告成绵高速 斥收费站为“权力钉子户”

2010年07月01日 10:26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时隔四年之后,成都公益律师邢连超再次向法院提交诉状,状告三河场收费站。起诉的对象,提出的诉讼请求,以及提起诉讼的理由,都与四年前如出一辙。

  相似的起诉请退我4元通行费

  邢连超是一名公益律师。昨天,他向青羊区法院提交了一份诉状,状告“四川成绵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绵公司)。

  邢连超要求成绵公司赔偿或者退还今年3月17日单次车辆通行费4元;赔偿或者退还今年6月24日车辆两次通行费8元。同时,要求成绵公司在国道108线成都至广汉段收费公路未达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前,暂停收取原告车辆通行费用。

  邢连超在诉状中说,他经常通过三河场收费站,前往新都、广汉等地。发现国道108线成都至广汉段路面破损严重,长期达不到收费公路的技术标准。

  四川省交通厅、四川省物价局发出《关于国道108线成都至广汉段收费公路限期整治的通知》,要求在2009年12月底前完成破损路面的修复和更换,达到收费公路服务标准,如不予整治或届时达不到整治要求,将依据有关规定停止国道108线(川陕路)成都至广汉段收费。

  呼吁了4年收费站依然存在

  其实,邢连超在诉状中所陈述的这些事实和理由,对于邢连超以及新都人来说,都是老生常谈了。就连邢连超这份诉状,也和4年前的那份有着相似的笔调。既然如此,邢连超为何还要

  起诉?成都市政协委员张天健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2005年9月9日晚21时,成都到新都之间的108国道川陕公路上,三河场收费站往成都方向搬家300米,将新都和成都之间的两条免费通道纳入收费公路。此举遭到了新都民众的质疑,引爆了争议甚至抵制,一直延续至今。

  2005年11月7日,邢连超以个人身份提起一场带有公益性质的诉讼,起诉成绵公司和成都城北出口高速有限责任公司。在后来开庭之时,邢连超说:“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要求撤消三河场收费站的决心没有改变,我相信,三河场收费站必将从成都市的地图上抹去。”

  在随后的三年里,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为此不断呼吁:尽快依法拆除“三河场收费站”,为国道108线交通清除障碍!但时至今日,收费站依然存在。

  质疑收费站它是权力钉子户

  今年4月,张天健在政协会议上再次提出了三河场收费站的问题。随后,成都市交委对此回复说:“2009年6月5日,成绵公司向省交通运输厅书面报告认为需要较为充裕的时间全面评估大件路权益得失以便提出方案报董事会批准。但成绵公司至今未上报方案。”

  今年3月,成都市交委向成绵公司发函,再次阐述了成都市交委对迁撤三河场收费站的意见,并要求成绵公司对成都市交委提出的撤站方案予以研究,尽快达成一致意见。

  “经我们了解,成绵公司已收到此函,但成绵公司同时表示三河场迁撤站事宜须经董事会研究,但目前尚未召开。”成都市交委表示,将继续努力协调此事,以期圆满解决撤除三河场收费站事宜。

  “三河场收费站已俨然成了‘权力钉子户’!它仍然是卡在国道108线成都城北出口的路障。”说这话的时候,张天健的情绪相当激动。 记者李东阳

  □最新动态

  撤除三河场收费站代表委员调研报告形成

  建议撤除三河场收费站;由省交通厅保留国道108线三河场至广汉段(即大件路)的路产路权,将管理权和使用权移交给成都市政府,实行属地管理,由成都市承担日常管护的工作和费用;省人大专题研究督办。

  昨晚,由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调研后形成的《关于国道108线交通障碍问题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本完成。据了解,该《报告》将于下周提交省人大。

  6月24日,成都代表团的多名四川省人大代表,联合民建成都市委以及部分成都市、新都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考察调研了国道108线绕城高速公路三河场出口处至广汉段的交通障碍状况,座谈听取了成都市新都物流中心管委会、物流企业、交管执法部门的汇报。

  省市人大代表、委员们发现,从绕城高速大件路出口至广汉段短短的27.7公里内,就设有三河场和广汉两个收费站,收费期限为30年,尚余16年收费期。但该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非常严重。《报告》称,该处车、货、人流量居成都市东南西北四门之最,占四门总量的60%以上,但交通拥堵却居全市之冠。其主要原因就是三河场收费站的存在,已成为阻碍北门老百姓出行的拦路虎。为此,《报告》提出了尽快撤除三河场收费站的建议。为了保证落实到位,代表委员还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对本调研报告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案作专题研究,进行开放式督办,限期结案。(邓宇)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建宗】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